何都是拿不了的。
阿爸和拓布把一麻袋雪鸡抬到了松林尽头木屋前的空地上,然后阿爸从木屋的内顶上拿下了一个油布包裹的大袋子,里面竟然有大锯、斧头、钉子、凿子和麻绳之类,部落的人们为了便于携带猎物回去,便发明了做小推车的办法,但没有工具就什么也做不了,于是有族人们贡献了工具放在这个木屋里,任何上山的猎人都可以住进木屋,工具大家也皆可以用,只是为防生锈,用后一定再用油纸裹好收起。同时,为了及时补充缺少的工具,每个进山的猎人都会从家里拿上一些稀缺的工具上山作为补充,阿爸将自己此次带来的一些钉子和绳索放进了工具包里。
父子俩吃了几块肉干,喝了些水,然后便开始了“造车”。他们在附近发现了一棵枯死倒地的红松,树干浑圆而粗大,但树身已被人截去了一些,阿爸说这实在是造车轮的上好木料,被截去的那部分想必便是前人造车用掉的。此段原木截口工整,树形浑圆,截下的木料做车轮再好不过。拓布知道阿爸这是要锯下一个大木饼子。阿爸从木屋中拿了锯子,顺着截口一中指长的位置用刀子刻画了一条圆线,然后顺着圆线开始伐锯,这是个力气活,也是个细活,锯偏了则木轮子不齐整,车子就容易打摆摇晃。而木饼子也不易过窄或过宽,过窄则车子不容易保持平衡,过宽则轮子又太重。此刻的树林很安静,只听着锯齿“刺拉刺拉”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松木的异香。阿爸的额头一会儿就冒了汗,一旁闲呆的拓布便试着帮阿爸一块锯。两人你推我拉,一迎一送,由阿爸掌握锯齿的方向,拓布只需适时加把力气即可。拓布虽然力气小,但两人锯伐却明显快多了。
两人歇歇干干,用了一个时辰左右才锯下这个轮子。最累的活干完了,剩下的活就轻松多了。阿爸用凿子在锯下的木饼圆心的位置凿了一个圆洞,并细细地修成一个温润工整的圆形,又找来一根胳膊粗的结实的圆木做为车轴穿过圆心,车轴和圆心的洞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紧了则车轮转不动,费力,松了则车轮容易打摆。又以车轴两边为点各又架上一根竖直向上的圆木和一根斜向上的圆木,而这两根圆木又和一根平行于地面的圆木连在一起,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木架,平行于地面的圆木又有延长,这便是车把了。阿爸和拓布又找来一些木棍,横搭于两根车把上用钉子和麻绳固定住。为了中途便于放车休息,阿爸又找来两根同长度的棍子垂直地绑在车把上。休息的时候把车子一放,两根支架和车轮形成一个三角平衡,一个简易的手推车就这么做好了。阿爸让拓布坐上了独轮车,推着试了试,轻便而又牢固,便满意地点了点头。父子俩忙完这一切,看天色已快傍晚,天边的那朵白云已经成为了红黄色,于是阿爸带着拓布,从麻袋里抓了几只雪鸡,又在腰间别上一大一小两个葫芦,然后父子俩沿了树林和苔原的边界线往前走去。
经历了一冬的大雪封山,家里腌制的肉几乎要吃完了,阿爸和拓布这次进山,除了猎获一些野物,为家里添补些荤腥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捕捉雪狐。雪狐有一身洁白的皮毛,且质地柔软丰厚、洁白光润,是制作皮坎儿的不二选择。部落里一年之中有两次进山猎取狐皮的最佳时间,一个是初冬时节,那时的雪狐褪去了一身的土黄色皮毛,换上了一身丰厚的白色皮毛,此时猎取的皮子,洁白轻盈、柔滑细腻。再有一次的最佳时间便是在当下的三月,此时的雪狐经过了一个冬季里肥硕的雪鸡和雪兔的滋润,皮毛变得更为肥厚密实,质地也更为丰厚光洁。父子俩此次到达的时间刚好,倘若再晚个个把月,雪狐的皮毛将逐渐褪去而换成和大地一般的土黄色,那时虽说也能猎取,但远不如一张洁白的上好皮子那么受人欢迎了。和雪狐比起来,雪兔的毛皮倒也白,但太单薄、偏硬,所以一张好的雪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