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相负责议和,带过去的几名官员,都是有去无回,蛮人只放回裴相一人。
不少官员家眷哭哭啼啼跟着裴相后面要人。
李锋则将不多的禁军分开安排,规定四个城壁,每一个壁都使一万禁军防守,剩下的全部编成马军。
防守的重点除了皇官外,还有粮仓及武器库,这些东西决定了京城能不能守住。
禁军还从来没有打过如此窝囊的仗,这边射手才杀了蛮兵,那边马上下令不许杀蛮人,以免影响议和诚意。
仗打得缩手缩脚,能打得赢才有鬼,议和又无门,只能寄希望于缥缈的道术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真被他们找到了一位大能,此人据说是道家后人,最擅法术。
只要做法诚心祈祷上苍,便有刀枪不入的金刚之身,撒豆成兵那只是初阶法术。
当然心不诚肯定是不灵验的,至于心诚的标准,当然是按银子来,银子给得越多,心自然越诚。
康顺帝信吗?他又不傻,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当然不能信,只是摆着好看,打仗还得靠自己来。
换现代说法,应该就是起个安慰剂的作用。
但康顺帝不信,不代表永嘉帝不信,最近那位叫申昆的大能,可是进了几枚好金丹给他。
服完以后,永嘉帝感觉自己的青春又回来了。
申昆也知道打仗危险,轻易不做法,不出宫。
偌大的城墙,由着禁军疲于应付。
早朝之时,康顺帝趁着蛮军人数不多,城墙没有围死,再一次提出迁都的计划。
若康顺帝和永嘉帝分开逃命,尚能保存皇室的火种,不论是哪位皇帝逃出去,他们耿家的江山都不会丢。
但这一次连原本主张逃跑的裴相也不同意了:“两位陛下若分开,江南各地勤王的部队岂不成了散沙。”
康顺帝一听说得有理,只要勤王的援军一到,那江山肯定能坐稳。
只是勤王的部队什么时候会到,是个未解之谜。
两位皇帝不走,那其它大臣、皇亲宗室更加就不会离开了,他们捐粮捐银,誓要守住京城。
出身兵部侍郎的李锋副相,虽然有一颗主战的心,但却是地道的文官。
兵力不多的情况下,又打得束手束脚,惹得不少臣子不满,弹劾他的折子满天飞。
此时的大楚迫切地需要一位真正的武将。
可是大楚重文轻武多年,原来那些被夺了兵权的武将,早已混吃等死成了一摊烂泥。
“烂泥糊不上墙,”康顺帝哀叹道:“可怜朕的大楚竟无一位可用之将。”
旁边的王仪倒是想起一个人来,但他不敢说,康顺帝其实也想到了。
“王仪,更衣,朕要出去走走。”
……
大皇子耿康平在王府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现在天热,衣服可以穿得简单些。
王府空地上已经长出了不少绿油油的青菜。
当康顺帝在王仪的搀扶下登上高高的院墙,便看到正挑着大粪水浇地的皇兄。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原本王府是每日由夜香车清理大粪。
但王府被封死后,这些便是上好的肥料,虽然大粪臭,但青菜香啊。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