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辛苦。
此外,历史小说最大的头疼的问题,就是历史常识,有的地方,你如果按照普遍的认知来写,那肯定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就比如说这个山呼万岁万岁的,其实是到了唐朝,武则天那会儿,才开始有的。
之前是没有这种习惯的,最多就是呼喊一声万寿,万年就完事了。
还有就是关于秦国,秦朝到底有没有黑冰台这个机构,我明确地说,这个是《大秦帝国》那一套小说里边,作者杜撰的,真是的历史上是没有的。
另外一个就是,秦朝末年,项羽到底有没有和秦国正规军交锋。答案是有的!
我就慢慢的说一下,很多道友都是看到一个人的短视频,说的是项羽打的都是囚徒组成的大军,并没有和秦国正规军交手,说秦国正规军是在北方长城哪里,我就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原文:“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这里边提到了王离,王离在此之前,是代替蒙恬,成为北方长城军的主将,这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过关于王离的记载:
“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彊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今将彊秦之兵,攻新造之赵”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率领包围秦国边境的兵马,来攻打新建立的赵国,说的就是巨鹿之战。
而在资治通鉴中说得非常明确:
“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以兵属裨将王离”,说的就很清楚了,蒙恬的兵马,全部归属于他的副将王离。
所以,联合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可以确定王离参与巨鹿之战的时候,率领的大军,就是曾经蒙恬率领的长城军团,并且在此战中为项羽尽数歼灭!
第二个,说的就是章邯率领的大军,都是骊山囚徒组成的大军,但是这骊山组成的囚徒大军,却灭掉了陈胜数十万人的势力。这些我都懒得去翻书了,毕竟有这个功夫我多更新点才是正道。
而章邯所率领的大军,则全部在关中新安这个地方,被项羽尽数屠杀。
新安就是杜甫那个新安吏那首诗说的那个地方。
此外就是南征百越的五十万大军,有的视频里边吹的是六十万大军,这一场南征百越之战,一共是南征了三次,不是说一次就打下来了,持续时间也是很久的,
秦军死伤惨重,主将任嚣都被百越人杀掉,足可见其凶残程度。
难道这五十万大军没有损伤?
自己百度查查都能查得到一个学术界的数字,秦军阵亡人数在三十万左右。
五十万大军,阵亡就三十万,那伤残溃逃的呢?
而到了任嚣和赵佗两人执掌南征大军,攻下南方大片疆域之后,赵佗的选择就有点以戎治戎的样子,任命当地的地方首领为官员,秦军和越人通婚联姻。
所以,解下来要说的是我自己对于秦末时代,赵佗不北上争霸的原因:
第一,他没多少实力,因为秦军此前征战很惨烈,手里没多少兵马可以直接调动的,这一点从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他选择臣服就可以看得出来。
后刘邦驾崩,吕雉执掌朝政,他也屁都不敢放一个。相对于和他同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