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皇明皇太孙> 268 好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8 好消息(2 / 3)

进封定国公、子孙世袭。

这也使得徐家一门二国公,只不过那时候的徐辉祖被软禁直至身死。毕竟徐辉祖一直都是衷心于朱允炆,对于出兵攻打叛贼朱棣可没有任何的客气。

当然那也就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而现在根本不存在这么些事情了。因为坐在龙椅上的是朱允煐,朱允炆也就是徐王,一辈子都不可能和龙椅有任何的干系。

“起奏陛下,讨虏大将军大破鞑靼前锋,战阵三千!”

徐增寿非常激动,他的大哥此前虽然也在不断练兵,偶尔也有出征的记录。只不过那也就是小打小闹,这是徐辉祖第一次单独统帅大军出征,而且这还是一场大战。

朱允煐看着军报,哈哈大笑起来,“好!好!讨虏大将军有功!朕等着大将军再立新功!”

只是随即朱允煐也担心起来,连忙追问,“二哥如何了?”

徐增寿稍微有些伤感,不过也立刻回禀,“都督佥事所部浴血奋战、诱敌深入,所部几乎全部战死!都督佥事,中箭九处,身躯已残,怕是不能再为陛下建功!”

实际上徐膺绪确实很好的成为了诱饵,他的前锋部队拖住了敌人的前锋大军。他的部属确实几乎战死,中箭九处的徐膺绪不只是运气好,也是因为他的甲胄精良,没有伤及要害的同时,也几乎都是一些个皮肉伤。

至于身残,主要是丢了两根手指,以后握刀握剑,肯定还是受些影响的。

朱允煐这个时候起身,立刻说道,“二哥受伤,也无法再出征,即刻送回北平府静养!所部战死之锐士,朝廷自当抚恤!”

这件事情确确实实有一些该做的,这件事情也确确实实是朝廷该做的。大明朝需要让那些流血牺牲的士卒们有些保障,可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一场大捷,确实是非常提振士气的事情,哪怕大明开国以来,境内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平叛,偶尔也会持续出击鞑子。打胜仗对于大明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似乎是非常习以为常了,大明朝就是这么的战无不胜。

只是胜仗,没人不喜欢,大明朝需要继续这样的胜仗。更何况斩获三千敌人首级,这可不是小胜。别看有些时候动不动就说百万大军,实际上很多的时候带着数千人,那就是大军了。

再者就是斩获的话,有些时候杀敌数十、上百,都足以送上捷报了。杀敌三千,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大胜了,足以朝廷在这个时候好好的大贺一番了。

衍圣公的事情,暂时无需多关心了,现在需要的是庆祝好这一场大胜,这才是关键!

心情大好的朱允煐非常开心,他知道这也就是开胃菜而已。现在也就是大破鞑靼前锋而已,这一场战事还没有结束,三路大军还需要继续进军,现在的这些战绩还不足以让朝廷大军班师回朝。

这个时候开心的不只是朱允煐这个皇帝感觉到开心,满朝文武在这个时候也都是十分开心的。国朝打了胜仗,在这个时候感觉到开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武勋来说,徐辉祖这一次带领大军就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说明了新一代的大明将门有后。中山王徐达之子将门虎子,这是让人欣慰的事情。

更何况徐辉祖不只是大明的新一代将门旗帜,也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兄长、大明储君的舅舅。徐辉祖发展的更好,大家担心的不是所谓的外戚干政,而是明确的知道大明立嫡立长的策略根本没有半点动摇,这是无比强势的国策。

文官集团虽然可能担心原本就强势的武勋集团更加的强势,只是这些人同样明白北边的那些邻居们不是省油的灯。那些人如果不持续的削弱、打压,这些人肯定就是始终存在的威胁。这样的威胁,持续的上千年。

蒙元、两宋不说,盛唐、南北朝,甚至是在魏晋时期,强汉、大秦,哪一个没有受到北边邻居的威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甚至商周时期,也都有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