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上?这不可能?”
明珠解释最多的就是这两个问题,而很少有参展人员在意价格。
超前的科技产物都有自然的附加值,第一批搬砖大的手机和沉重的电脑,在当时的市场上无一不是天价。
“明珠姐,加油!订单继续收,但交货时间要延长,我们将第一批货变现后,要和雷鸣谈收购扩产的事情!”
明珠听完赵晓康的话,心跳加速起来,收购一家电子厂,这是自己从没想象过的事情。
赵晓康算过,第一批u盘的成本价是30元一个,总共33333个,全变现金后将会有3200万多万进入天风科技的账上,雷鸣电子的市值还不到这个价格。
天风科技的订货单继续打在雷鸣电子的账上,总经理办公司中。
“陈总,天风科技火了,我们代加工的u盘火遍大江南北了!”
“这是好事情,这不是我们做生意的想看到的局面吗?小华,你怎么看起来慌兮兮的。”陈亮微笑着说。
“不是的陈总,天风科技的u盘你知道零售价卖多少钱吗?1280元,市场独一份,供不应求,陈总,你看!”
“天风科技相信我们,把单子交给雷鸣电子做,我们的职责就是把产品做好,做精,还有就是做好售后,这是我们雷鸣的行事准则,至于产品的市场售价,我们绝对不能干涉,也绝对不能眼红。”知道自己属下的潜在意思后,陈亮站起来瞪着眼说,就差没有拍桌子。
“我呸!”离开办公司的郭华航看着总经理办公室一脸的不屑。
郭华航是雷鸣电子的最早的一批老员工,陈亮知道郭华航心术不正,但又抹不开情面,只能把郭华航放在清闲的仓管部。
雷鸣电子办公室中,陈亮轰走了郭华航,知道天风u盘的情况后,陈亮心中也不是滋味。
陈亮刚过30,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科技企业,多年的打拼,工厂是建立起来了,但研发力始终跟不上,这都快成为陈亮的心病。
金融风暴后雷鸣电子收入锐减,年前快要到裁员的地步,幸运的是天风科技出现了,当家作主的是一个年轻人,而且整个合作过程出奇的顺利,给陈亮的感觉就是,对方很相信自己,这让陈亮欣慰之余,对天风科技的事情更加上心。
回到仓库的郭华航眯着眼睛,越想越生气,他想发财,但始终没找到门道,好不容易来个暴利的天风u盘,只要多生产出来的都是钱。
《资本论》中马克思在书中引用的那句名言:“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此时的郭华航就是那个为了利润可以罔顾一切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