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感兴趣,而对于一些严肃的国家大事,显得兴趣寥寥。
孙浩之前也为这件事情烦恼过,但是自从典藏出现之后,因为身处在其中,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国内年轻人的注意力开始放在了华夏自己的东西上,面对高丽和日出国的文化,关注度比之前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而网络上,之前大家过激的言论,非黑即白的状态,也开始一点一点的变化,这个世界逐渐的在往更好的方向走,每一个人也在往多元化、包容的方向走。
而这两个特点,正是华夏文明的特点。
孙浩无比喜闻乐见,同时也在此刻感到无比的喜悦,心中不得不升起对于那一个年轻人的敬佩和尊敬。
林毅在做的,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
孙浩和李台长的认识仅仅只是这四万万人民中的一部分。
而在其他地方,华夏文化的关注度开始上升也在不停的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华夏某
大学中,候温作为图书管理员,即使是没有自己班的时候哦,也会呆在图书馆里看书。
他现在已经四十五了,在大学图书馆里已经呆了二十五年,几乎认识每一个经常来这里的学生,学生们也会亲切的叫他老温。
这一天正好是候温当值,候温拎着一本厚厚的《国史大纲》从门口进来,随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现在是一个月的月末,身为图书管理员,他也需要制作相应的报告上交。
候温以前对这种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学生们借的书花里胡哨的,图书馆里有一些小说,这些书的借阅量每一个月都居高不下。
但是现在候温倒是对借阅量很感兴趣,无他,只因为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生们的借阅竟然集中在了历代的古书以及专家们的解读等等一系列人生必看书中。
候温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高兴的打开电脑,他手上的《国史大纲》就是上个月的借阅量第一名,所以他才会去找来看。
他还挺好奇,这个月是什么。
候温打开电脑,看着数据笑得乐不可支。
“这个月竟然是《明代那些事儿》?哈哈哈哈哈,还有这一套书买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