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细心点的人就能看的出来,蓬蠡队的接发球站位,林幕变的比之前更隐藏了些。
后排的罗一鸣和温霄卿,包括前排的蒋立、韩晨,除了李峰离的稍远些,其他人都隐隐的把林幕围在了中间。
暂停时李教练的交待已经在接发球站位中落到了实处。
尽量给林幕释放保护和接发球的任务,让林幕能节约消耗,更多的投入到组织和进攻之中去。
这样的阵型安排,可以说已经有很久没出现过了,林幕凭借他的全能全精,一直在这支蓬蠡队中是无所不在的存在。
无所不在到让很多人无法具体去定位他,甚至判断不出他在各位置上的真实水平。
是因为林幕有意的维持团队平衡、平均的原因,更是林幕没有刻意处在让人可以直接比较的位置上。
因此,当几个球下来,再到站位接发球中蓬蠡队整体的站位变化,让不少懂行的观众下意识的就来了兴趣。
可以说,只要懂些排球技战术的人都不难发现,蓬蠡队的改变是根本上的。
以前的蓬蠡队是平衡和平均,林幕所起到了的作用是局部发挥的同时串联整体。
而现在呢,很显然,林幕被提到了更前的位置上。
就连现在接发球,队友们也开始把林幕保护起来了,凭他们的认识,林幕的水平肯定不至于需要其他队友来保护。
那只能是分担林幕的部分责任,让他可以更多参与向前的原因了。
不过,来了兴趣的同时,他们其实也不太确定。
先不考虑多变化的团体协作配合,和只打一两点的直接攻防之间的战术优劣问题。
可有一点明确的,按后者的打法,这个被突出来的个人,必须是更强更超出一等,否则效果肯定没有前者更好是肯定的。
那么,林幕放开了大部分任务之后,是不是能打破两者之间的通常比较呢?
观众席上,
八一队外勤主任老邱也看出来了,他不由的自言自语:“这变的这么彻底的吗?如果要是真的打的很突出,倒也算是一种证明了,这之后……”
球队战术,包括球员的球队定位,都不是他考虑的,他看比赛看球员,始终都是从吸纳优先轻重与否来考虑的。
因此,他看到这里时,首先想的就是,蓬蠡队,应该说林幕这个球员的发挥对于他接下来工作的影响。
在他身边,朱教练今天也来了。
他作为教练,而且是比较欣赏林幕的教练,他考虑的可不包括这些。
甚至如果不是林幕给他的印象确实很好,他都不会从球员个体去看待比赛。
说实话,看到蓬蠡队的变化,他在遗憾的同时,多少还有了些期待。
前面两局蓬蠡队的战术变化有些极端,但作为教练来考虑,他觉得,如果放下成绩包袱,或许也很好。
球员的成长就是从一点点挤压极限中获得的。
蓬蠡队的球员们在进一步提升极限的时候落败了,他挺遗憾,尽管之前他刚看出来时就已经判断出,能成功的可能很低。
现在变了,刚两三球开始,他就已经看出了端倪,他也更遗憾了。
蓬蠡队的战术终究又回到了相对原始的阶段。
不过,倒也不能怪谁,毕竟,打到蓬蠡队现在这个位置,为了胜利去争一争,也无可厚非。
因此,他把对蓬蠡队的遗憾很快的就放了下来,目光也更多的集中到了个人身上。
简单直接的传攻配合,其实很多时候更能体现出水平。
不但是球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更升华一点的是,能不能用简单直接的战术方式,进一步体现出他拔高球队战术上限的水平。
简约、简洁,而不简单。
大概就是需要如此了吧!
“老朱,你怎么看?”
就在朱教练稍待期待的看着场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