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宋国密探不耐烦了,上前说:“既然大人说了七国玉玺安然无恙,我还是相信大人的。我这就回去复命,请皇上圣裁。告辞。”说完这密探转身就走了,不一会就看不到人影了。可见这人的轻松有一定的造诣。
有一个带头的,剩下的也就不在犹豫了。结果就纷纷向郡守告辞,没有一人上山的。
“大人真的要放他们上山。”六国密探走后,那个首领上前跟郡守说话。
“上山,这些密探当中要是有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我就辞官下野。他们遇到事情往往都选择明哲保身,真要有那么一个光明磊落的上山拿了自国的玉玺就走。我是不会让他离开咱们泰山郡的。”郡守话是这么说,但他心底却又一丝失望,又有一丝庆幸。六国之中都是这种人,魏国也许就有希望了。
一个多月后,各国使者陆续来到魏国京城,等六国都到齐之后,商议取回玉玺之事。最终约定七国玉玺将由七国皇帝亲自来取回。除魏国皇帝外,其余六国皇帝只准许带一千人马进入魏国。如果任何一国皇上有损失,六国将合力讨伐魏国。
在去玉玺期间各国需要借道的,必须答应,但是在行军途中不准许有任何军事行动,否则也是联合先灭之。
六国将送给魏国三十万石粮草,作为魏国派兵守卫玉玺的报酬。三十万石粮草相当于一万军队一年的消耗,本来没人同意。可没想到宋国和赵国答应了,无奈之下其他国也都同意了。
当然这是魏、宋、赵三国的一次合作。宋赵不仅不用出粮草,事后还能从魏国分点粮草。四国的粮草就是一百二十万石粮草,魏国得六十万,宋赵各得三十万。这也许就是政治吧。
商议结束后,两月之后的十五号,七国皇帝登泰山,请回玉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