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地方。而且还要成为辽河套的大后方之一。所以朱厚熜派出了政绩很是出色的范永銮担任锦州知府,扼守辽西走廊。
本来是把盖州直隶州和金州直隶州升为府,但目前阶段朝廷缺乏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因此暂时停止升为府。任命丁汝夔为金州直隶州知州,张翀为盖州直隶州知州。
何鳌之后,又一个大礼仪之争当中反对皇帝的臣子重新有了机会。
那就是张翀。
何鳌、张翀,都是因为大礼仪之争被朱厚熜打发到南京的。不过过了几年时间,朝廷很多大臣都已经开始忘记大礼仪之争。连当年大礼仪之争时候的政治盟友,现在都分道扬镳了,谁还记得大礼仪之争。朱厚熜也不在意当年反对自己的那些官员。
虽然张翀担任盖州直隶州知州,绝对不是升官。因为张翀早在去南京之前,就是六科当中的礼科都给事中,去地方担任直隶州知州都是贬官的。更何况已经过了好几年时间,可以说是蹉跎了好几年时间。
但这个信号是很明确的。
这几年在南京无所事事,但现在开始给他具体的工作。
都是有能力的官员。
“你想让桂萼去辽东?”
“是。”
姚镆点头。
朝廷要在辽东成立税务司,姚镆选择的辽东税务司司长是桂萼。姚镆道:“辽东虽然没有其他省份那样事情复杂,但新问题也多。特别是辽东开了马市,发展航运之后,辽东商业发展很快。蒙古商人、女真商人、朝鲜商人、倭国商人,加上关内的商人,可以说辽东目前也算是商贾云集。现在的情况不仅仅是辽东如此,那些开海的沿海地区都是如此。各国商人汇集,不仅这些海商暴富,而且因为这些海商,沿海很多港口也开始发展迅猛。还有很多出海物品的生产地方,也开始出现实力强大的商人。对于这些商人如何收税,臣也一直在琢磨。朝廷以前制定的商税,和现在复杂的情况,完全是格格不入。可是臣想过的那些收税方法,需要一个地方试验一下。臣认为辽东具备这个条件,可以在辽东进行商税改革。”
“所以你选择了桂萼?”
“是。桂萼在户部那段时间,对于全国税收有很深的了解。让他去实施商税是比较合适的。”
姚镆点头。
姚镆成立税务总司之后,一直在研究大明朝目前的税收情况。大明朝开国到现在变化很多,经济形势也出现了变化。所以税收模式也要相应的出现变化。
变化最多的就是商税。
大明朝成立之后,实施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贸易也是采取朝贡贸易,实施了一百多年时间。但自从朱厚熜开海之后,虽然现在时间还短,但迅速的形成一批海商集团。
参与海贸的商人迅速增加。
到现在从朝廷拿到出海凭证的商人人数已经超过了4300多人。这个和刚刚开海的时候,预计的多了七八倍。而且这个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可以看出这几年海贸的兴盛。
这些人手中的钱开始增多,但朝廷目前的税收制度太落后。
便宜了他们。
姚镆可以感受到,那些海商集团大量的漏税,这是姚镆不能同意的。现在的大明朝,还不像是几十年后的万历朝。到了万历朝的时候,江南富商已经是触及到官场,形成了官商集团。大量的商人家族子弟考科举,进入官场之后,靠着他们身后家族雄厚的资金,在官场上步步高升。等到他们在官场上有了一定地位之后,他们在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直接影响朝廷政策。但现在的大明朝不一样。
虽然有这个趋势,但并没有形成官商集团。就算是有,那也是实力弱小。
朝廷还能够控制得住。
姚镆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暴富的商人手中收税。
姚镆把改革的方向放在了辽东。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