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360章 231 说服盛应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 231 说服盛应期(2 / 5)

都察院右都御史,堂堂正二品大员。加上刚刚来辽东,对于辽东情况也不算太熟悉,因此盛应期并不会随意的发表意见。

特别是面对史道这样的官员。

盛应期对于史道是有防备的。因为史道实在是太能够惹事。史道背后有人,不怕出事情。盛应期现在每一步走的都是战战兢兢,可不敢走错路。

所以看着史道。

史道也没有感觉到为难。

来见盛应期的时候,史道已经有心理准备。

因此继续道:“盛总制,现在全国都在进行卫所改革。朝廷精兵,也多是出自募兵部队。就是蓟州大捷的时候,蓟州军队虽然大部分是卫所部队,但并不是以往的模式。其实也是募兵,而不是从卫所抽调,只不过当时参军的不少都是卫所军户。这已经是大趋势,未来朝廷军队大部分都会是募兵。辽东这边想要提升军队战斗力,肯定也要走募兵道路。但募兵需要钱,朝廷支出要增加。本来卫所屯田就是给军队提供军粮、军饷的,但现在卫所崩溃,屯田崩溃,军饷只能是朝廷支出。为了减轻朝廷负担,屯田也必须要改革,屯田既然无法给军队提供军饷军粮,就要反过来给朝廷交税。只有这样朝廷才能有足够的收入,支付军队军饷。屯田改革,会成为功在社稷的事情。”

史道自己说的都热血沸腾,可是发现盛应期依旧是没有回应。

立马明白,跟盛应期扯大道理是没有什么用的。盛应期已经不是热血的年龄,不会因为口号,就热血沸腾。所以史道立马转移话题道:“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卫所改革。王总制(王琼)在闽浙两省,新建伯(王阳明)在四川,张璁在湖广,税务总司的姚总司长(姚镆)之前在贵州,他们都进行了卫所改革。虽然改革方案各不一样,但的确是进行了改革。而且都受到了皇上的支持。这可以看出卫所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皇上支持的。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各地的卫所改革进行的都是有限度的,并没有一个地方真正的完成了卫所改革,完成屯田改革。盛总制,这是辽东的机会。若辽东卫所改革成功,那么辽东就是卫所改革的标本,以后所有的卫所改革都要学习辽东。此举必然可以名留青史,受到皇上关注。皇上必然会大赏这种功绩。”

盛应期手中摸着茶杯。

静静的思考。

史道的意思盛应期听懂了。虽然大明朝目前没有说要进行卫所改革,但只要是有识之士,或者说朝廷重臣都明白,大明朝的卫所已经糜烂了。

卫所改革是势在必行。

这不是现在才有的观点。几十年前,明孝宗的时候,朝廷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呼吁朝廷对于卫所进行改革。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卫所制的问题。

但怎么改革,却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卫所存在百五十年时间,说一句改革倒是容易。但想要真正改革,问题不是一般的多。因为卫所是大明朝军制的基础,卫所改革必然伴随着大明朝军制改革。

还有卫所那么多的屯田。

全国卫所屯田,将近三亿亩,占据全国目前土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么多的屯田要怎么处理。而且经过这么多年,卫所屯田情况也是非常混乱。

屯田到底在谁的手中,谁也说不好。

因此卫所改革才会变得如此的艰难。史道的意思是,让盛应期完成卫所改革,给全国做一个榜样。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的确是好事情。完全可以成为盛应期一大政绩,未来回京,朝廷那些官位盛应期完全可以挑选。

史道开始是讲大道理,说什么“功在社稷”。盛应期对这个不感兴趣,就开始说盛应期完成这个工作之后获得多少好处。

但盛应期不是脑袋发热的年轻官员。

虽然史道说的很热血,也很有诱惑力,但盛应期还是很谨慎。

因此悠悠道:“史土地(史道),辽东和浙江、福建、四川、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