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346章 222 打压王瓒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6章 222 打压王瓒2(2 / 5)

00万,剩下50万是各族人口。

包括朵颜三卫下属的小部落投靠朝廷,安置在辽南地区的。还有女真族依附朝廷的,有朝鲜半岛移居辽东生活的人口。辽东开始控制沈阳、铁岭、开原一带之后,内附的草原部落持续的增加。

人口的增加,让辽东开荒面积也跟着增加。

按照报告,辽东目前的官田、民田数量超过了八万顷地。若是加上辽东那些卫所屯田,那么辽东目前的耕地面积在十四万顷以上。

而且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开荒速度加快,辽东耕地面积几年之内能够达到二十万顷。

耕地的增加,绝对是辽东一个很大的成绩。

而且辽东地区已经开始种植玉米,若产量可以,对于辽东本身的发展是有巨大的好处的。

除了人口、耕地之外,辽东港口也开始变得繁荣。草原部落的货物,大量的中药材,都是通过港口运输到天津、登州等地。同时关内的物资,以前都是走辽西走廊,但现在有大量的物资是走海运,让港口非常繁荣。盖州、金州,也就是大连和营口一带人口迅速增加。

加上辽河套地区筑城,李承勋他们的成绩真的很大。

“好,好。李承勋做得好,蒋瑶做得好,周金做得好。”

朱厚熜看着他们的报告是大声叫好。

干的太好。

廷议的这些大臣,也都是附和朱厚熜。同时心中开始羡慕李承勋。

李承勋这是要大用了。

李承勋今年五十四岁,但资历非常深厚。早在明武宗时期,李承勋就因为跟着陈金平定赣州叛乱而朝野闻名。当时陈金汇报朝廷的时候,叛乱第一功就是写了李承勋。因为李承勋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于既倒。当时赣州叛军击溃了朝廷军队,前线部队完全溃败。消息传来整个江西北部开始动荡,连南直隶都慌乱。

此时的李承勋就是南昌知府,正好在赣州叛军前面。李承勋作为一名文官,丝毫没有胆怯。反而是单枪匹马来到前线溃兵部队,竟然是短时间之内稳定了被叛军击溃的溃兵,让他们重整旗鼓稳住阵线。接着单刀赴会,和叛军当中一些人见面,策反了这些人。最后内外夹击,击溃了叛军,稳定的江西北部。

正因为如此,陈金才会认为李承勋是平叛第一功。

也因为这个功劳,李承勋从南昌知府开始急速升官。短短几年之内,就是浙江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职出任辽东巡抚。

明武宗末期,就已经是品级很高,资历很深。

而且李承勋是陈金一手提拔的,蒋冕是陈金的女婿,所以李承勋和蒋冕的关系就更好。朱厚熜登基之后,本来是要让李承勋入京,担任六部某个侍郎。不过杨一清认为李承勋适合继续坐镇辽东,因此提拔李承勋为蓟辽总督。

看看李承勋这个资历。

现在李承勋又有了如此的功劳,提拔就在眼前。

王瓒站在一旁却是紧皱眉头。

李承勋虽然算不上是过江猛龙,但也绝对不是小人物。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个位置上快十年时间,而且功劳甚大,完全可以直接提拔为正二品京官。皇帝如果重新,甚至可以直接成为六部尚书的存在。这样的人物,一旦入京,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可是看皇上在廷议当中,如此大张旗鼓的赞扬李承勋,这是一定要让李承勋入京?

还有蒋瑶和周金。

他们也是功劳很大。

可是他们当中,蒋瑶是杨廷和欣赏的官员,也是杨廷和在的时候推荐当辽东左布政使的。至于周金,那是杨一清的“挚友”,和杨一清关系很好。也因为杨一清,才能够成为辽东右布政使的。

难道他们都要提拔?

辽东现在如此功劳,皇帝要赏赐,却没有王瓒什么事情。因为当初辽东开省的时候,还是杨廷和主政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