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323章 207 丝绸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 207 丝绸之路(3 / 6)

句都不放过陈九畴。

朱厚熜在上面看着王瓒火力全开,心中也是叹息。

以前的王瓒是多么的“纯粹”。

在礼部的时候,主要是以做学问为主。

可是自从得到皇帝的宠信,一步一步从礼部尚书开始变成了吏部尚书,到现在成为了内阁阁臣,野心也是跟着增长。六十四岁的王瓒,显然不满足一个普通内阁阁臣的地位,他这是想要更进一步。

以陈九畴为突破点,要掀翻内阁好几个大佬。

一直支持陈九畴的内阁次辅蒋冕,负责北疆事物,推荐陈九畴担任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杨一清,都有责任。把这些人掀翻了,那么作为大礼仪之争的功臣,皇帝的“宠臣”,就可以前进几步。说不定有生之年还能够成为内阁首辅。

因此王瓒才会如此的积极。

“皇上,若满速儿还活着,那么陈九畴必须要处罚。”

杨一清终于开口。

杨一清一直负责北疆边关事物。

朱厚熜是很满意的。

自从杨一清负责北疆边关事物之后,虽然边关偶有冲突,但大明朝都是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反而是这几年边关情况开始有利于大明朝。

特别是辽东和蓟州,情况对于大明朝非常有利。

筑城整体来说很是顺利。

这的确是杨一清的功劳。杨一清准确的判断了草原部落情况,制定了最适合大明朝利益的战略。几年下来战略效果非常明显。大明朝虽然还无法对草原部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已经取得了相对的优势。可是现在陈九畴的问题出来,杨一清作为总负责,而且陈九畴还是当时的杨一清推荐的。因此杨一清也要负责任。

杨一清一开口,就是说陈九畴应该接受处罚。

但立马道:“然陈九畴力保肃州孤城,立下殊勋,功在社稷。若土鲁番长驱直入,甘肃诸番作为内应,甘肃必不保。甘肃不保,陕西何存?若非陈九畴运筹帷幄,内整肃兵马守城,且派遣属大明朝的番夷偷袭土鲁番营区,外联络瓦刺部牵制土鲁番,内外合力双管齐下才力保肃州孤城。臣以为文臣之中,如陈九畴这样有勇知兵忘身殉国者,万中无一。战报有误,和力保肃州之功勋相比,只是白玉微瑕而已。”

保陈九畴,就是保自己。

这一点杨一清明白。王瓒他们都是朱厚熜的宠臣,是朱厚熜清除明武宗老臣提拔的官员。自己虽然深受皇帝的器重,但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那么接下来必然会受到王瓒他们穷追猛打。

所以杨一清必须要保陈九畴。

就算是给陈九畴定罪,也要定一个小罪,把自己摘出来。

当然杨一清保陈九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杨一清本人是真的很欣赏陈九畴。杨一清和杨廷和关系一般,所以杨一清和陈九畴也没有什么私人关系。但杨一清对于杨廷和手底下的一些人还是很欣赏的。就像是彭泽、陈九畴,这些人都是操守好,能力强。

嘉靖三年发生的肃州保卫战,在朝廷上没有多少影响力。

自从朝廷在西北丢失了哈密之后,朝廷对于西北的关注度也下降很多。对于朝廷来说,鞑靼部落威胁最大。但肃州保卫战,当时是很危险的。

满速儿几乎是把土鲁番能够征召的人都召集起来,组建了大约两万人的部队。如果放在大同、宣府、蓟州、辽东那边,这点人马算不上什么。土鲁番的战斗力,也比不上鞑靼部落。

但放在西北就不一样。

在西北这边,能够调动两三千人的部落,那都是大部落。满速儿拼了老命动员了两万人的部队,已经是一个极限。在西北这片土地上,两万人的部队是真的很多。

满速儿围攻肃州,肃州当时非常危险。

好在陈九畴是真的很有能力。

调动了自己能够调动的所有资源,包括拉拢一些番邦部落,让他们偷袭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