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92章 清查皇庄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清查皇庄4(2 / 4)

者说大家很默契的维护读书人的利益。到了地方当官的那些官员,也不会太过为难那些读书人。反正很多读书人不交税也不是一天两天,他们下去何必做这个坏人。所以现在有功名的读书人,他们的田地不仅不用服徭役,连赋税都不交。等到了万历朝的时候,这甚至成为了朝廷的规矩。

像朝廷一品官员,那都是免了万亩的赋役。但说是万亩,其实有多少亩谁又能够知道。就如徐阶,要不是海瑞捅出了徐阶儿子的事情,谁又能够知道徐阶儿子在老家囤积了二十多万亩,甚至还有说法是四十万亩。反正徐阶儿子在老家,侵吞了不知道多少民田。

这些田交税吗?这些天有徭役吗?

都没有。

谁敢在徐阶家人面前收税,谁敢让徐阶家的田地服徭役。徐阶可是内阁首辅致仕的,是打倒了严嵩,在清流当中名声大好的政坛大佬。而且当时主政的高洪、张居正,都受到过徐阶的提携。张居正甚至算得上是徐阶的学生之一。这样的情况之下,哪一个地方官员敢收徐阶家的税?哪一个地方官员敢查徐阶家?

也就海瑞这样的官员,才敢捅出这么大的事情。

不说徐阶,其他的那些朝廷大臣,哪一家不是囤积了大量的土地。多少内阁阁臣、六部尚书这样的朝廷重臣,他们的族人打着他们的旗号,侵吞民田,囤积土地。地方官员谁敢查这些朝廷重臣?本来朝廷为了读书人的体面,所以对于读书人优免徭役,不让耕读世家的读书人去服徭役这样不体面的活。没想到后面发展到连田赋都不交。

读书人越来越多,当官的也越来越多。他们囤积的土地越来越多,一个个都不交税。加上大明宗室、勋贵、国戚,包括皇帝宠信的太监,他们也囤积大量土地,一样不交税。结果是交税的土地越来越少。

大明朝的财政不崩溃,那才是稀罕的事情。

大明开国到现在,可以征税的土地少了三亿亩。而且这一百五十年当中,开垦了那么多荒地,都一起消失,都不在交税的范围之内。应该说本来应该征税的土地,少了四五亿亩。这么多土地都去了哪里。

不就是被大明宗室、勋贵、国戚、太监,以及这些读书人给囤积,换句话说就是被这些人给隐匿起来。本来有十万亩地,他们给朝廷报的是一万亩地,剩下的九万亩地就是隐匿的土地。

像皇庄这样的,你收田赋都不可能,让皇庄里面的人服徭役就更困难。皇帝为什么不让户部插手皇庄的事情,就是不愿意让皇庄交田赋。户部不掌握皇庄的情况,就无法让皇庄交田赋。杨廷和他们坚持户部管理皇庄,就是为了从皇庄收田赋。朱厚熜刚刚答应内阁,让户部管理皇庄,已经让杨廷和喜出望外。因为皇庄的问题处理好了,清查权贵庄田就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至于让皇庄那边服徭役,杨廷和根本就没有想过。

没想到朱厚熜竟然是主动说出来。

杨廷和真的是太意外。

“不过朕的意思不是让你们真的让皇庄佃户服徭役,而是让你们算算,把服徭役的钱计算一下,并入到田赋当中。包括丁赋,也都计算一下,全都并入到田赋当中。以后朕的皇庄,就只收一次赋税,不存在其他任何的税。朕收皇庄地租,户部从地租当中征收皇庄赋税,皇庄所有佃户每年只需要交地租即可。朕讨厌复杂的东西,喜欢简单的解决问题。”

朱厚熜摆摆手,就像是讨厌麻烦一样。

可是在场的都是内阁阁臣,都是这个时代的政治精英。

特别是杨廷和。

这可是号称正德朝最会管理经济的大臣。李东阳当内阁首辅的时候,对于杨廷和管理的户部非常满意,对于杨廷和评价非常高。表示杨廷和是天生管理经济的人才。杨廷和管理过好些年的户部,对于户部事物非常熟悉。现在一听朱厚熜的话,就立马有很多想法。杨廷和不知道朱厚熜这是真的觉得麻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