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问题。杨廷和之前一力推动的很多事情都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杨廷和的底气。
“皇上,袁尚书到了。”
“让他进来。”
朱厚熜放下手中的笔,扭了扭手腕。
果然皇帝也是个普通人,并没有三头六臂。
内阁罢工这几天,这些奏折看的朱厚熜头昏眼花。就算是司礼监在旁边帮忙,朱厚熜都头疼不已。很多事情内阁那些大佬都经验丰富,轻易就能够有了方法,都不需要太多的考虑。因为很多事情以前也处理过,并没有多少变化。很多日常事务,都是有一定的规矩。这些内阁阁臣只要按照以前的处理方法依葫芦画瓢就可以。
但朱厚熜这边不行。
没做过这些事情。在那些朝中大佬眼中很简单的问题,朱厚熜处理起来却完全找不到头绪。
内阁果然很重要。
出色的内阁阁臣,面对朝廷日常事务,都能够迅速拿出一个办法。朱厚熜作为皇帝,只要对他们的方案表示同意或者反对就可以。
对于皇帝来说,就连同意、反对都感觉太累,所以把批红权交给了司礼监。更何况没有内阁的时候,要自己拿主意,那就更头疼。
朱厚熜现在想想也是很佩服朱元璋。
朱元璋那可是精力充沛,把丞相废了之后,自己亲自处理这些奏章。每天都不知道要看多少奏折。还有清朝的雍正皇帝,那也是一样,并不信任手下的大臣,更喜欢自己处理政务。
朱厚熜就这么几天时间,已经是感受到了处理政务的辛劳。如果让朱厚熜跟朱元璋、雍正那么勤政,还不如杀了朱厚熜。
“臣…………”
“袁卿,不用多礼。高忠,拿个凳子给袁卿坐下。”
“谢皇上。”
朱厚熜站起来,让高忠给自己也弄来一把椅子。朱厚熜就坐在袁宗皋前面,对袁宗皋道:“袁卿,内阁已经数日无人值班,你看如何才好?”
“皇上,不解决杨介夫的事情,内阁难以恢复。”
“哼。”
朱厚熜冷哼一声。
对于杨廷和,对于现在的内阁,朱厚熜是真的很生气。应该说是满肚子的怨气。
说起来现在的内阁,各方面来说还是很出色的,素质也很高。他们都是一群经验丰富,精明干练的官僚,处理事情很有经验。但这些人仗着自己有能力、有经验,看不起朱厚熜这样的小皇帝。
朱厚熜再怎么年纪小,也是皇帝,也是有脾气的。这些人这样逼宫,朱厚熜的心情怎么可能好。
杨廷和要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跟自己这个皇帝商量。他要是跟自己这个皇帝直接商量,说不定杨廷和想要做的事情,自己会支持。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杨廷和选择如此激烈的手段,也不愿意和朱厚熜好好的谈谈。不就是因为杨廷和这些人都觉得朱厚熜太小,而且从小也没有接受过皇帝教育。而且从出身来说,朱厚熜是藩王小宗出身。和大明朝之前的那些皇帝相比,出身差了很多。因此看不起朱厚熜。
要是明武宗的时候,就算明武宗刚刚登基,他们也不敢逼宫。
该死。
“袁卿,内阁多日无人值班,已经严重影响朝政的运转。若继续下去,会影响整个朝政的安稳。此事必须要尽快解决,朕想还是需要你去。”
“皇上,臣去该如何说?”
“你告诉杨介夫,就说朕已经调查清楚。此次冗员清理,被清理的很多人不满杨介夫,所以才会弹劾诬陷杨介夫。朕准备督察院调查此事,看看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此时朕必会给杨介夫一个交代,让杨介夫赶紧回来入值。”
“皇上,杨介夫要的可能并不仅仅是这个。”
袁宗皋并不是那种政治斗争经验很丰富的人。
但能够从一个普通的进士,成为兴王府正三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