熜的决定。
因为大家的级别不一样。
言官的责任就是弹劾。
六科给事中可以考察天子得失,利用封驳之权约束皇权。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表示皇帝错了。
但正三品以上的大官不行。
他们要是敢跟这些言官一样,对着皇帝狂喷口水,那么他们的路子就断了。皇帝虽然说是天子,但其实也是人,也有喜好厌恶。皇帝怎么会把自己讨厌的人放在跟前。
不要说是普通的三品以上官员,就算是内阁阁臣也是如此。
历史上嘉靖和杨廷和为了大礼仪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杨廷和他们也不会当面和嘉靖大吵。甚至面对面的时候,杨廷和他们还是给足嘉靖面子。只不过回来之后,他们是怎么都不会听嘉靖的话。反而是写奏折,不停地批判嘉靖。
现在就是如此。
杨廷和他们就算再不满意朱厚熜的选择,也不会在廷议的时候,直接跟皇帝吵起来。他们要是不同意朱厚熜的选择,那么退下去之后,会拒绝接受皇帝的圣旨。然后写奏折反对朱厚熜的选择。
“朕初登大宝,准备清查太仓,好心里有数。林俊乃铁面御史,朕期望林俊挂帅,清查太仓。太仓的稳定,关系到大明朝的稳定,朕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正准备交给内阁讨论。”
杨廷和准备把自己的大将都弄到京城,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那么朱厚熜就要把他的大将都遣出去,去负责一些困难的事情。之前彭泽去清查庄田,现在清查的主要是中贵,也就是宦官的庄田问题。
杨廷和对于宦官的打击是全方位的。
利用言官不停的弹劾那些太监,已经弹劾成功好几个。接着是石珤他们清查冗员,也是从查内廷开始。然后清查庄田,也是从那些太监开始。
等到彭泽清查权贵庄田,那些勋贵外戚庄田,到时候得罪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
现在朱厚熜准备让林俊去清查太仓。
也是一个不轻松的活。太仓这样的国库,历来都是贪污严重的地方。清查起来,更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但该清查还是要清查,因为太仓是国库,朝廷的安稳是离不开太仓的安稳。
林俊是大名鼎鼎的铁面御史,以前在朝中的时候是以刚硬著称。
“清查太仓,非林俊此等铁面御史不可。”
袁宗皋站出来支持朱厚熜。
袁宗皋是朱厚熜嫡系,但有些时候正因为如此,所以不好出面。现在朱厚熜说,准备让林俊负责清查太仓,袁宗皋才会站出来。
“林大人负责太仓,乃社稷之福。”
礼科右给事中熊浃开口。
虽然只是简单说了一句,但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支持朱厚熜的选择。
皇权就是如此。
只要你是皇帝,就一定有人会投靠你,希望靠着皇帝的欣赏崛起。虽然明朝整体环境来说,鄙视那些靠着皇帝的宠信走上高位的官员,称呼他们为“幸臣”、“佞臣”。但其实真正能够走到高位的,哪一个不是皇帝宠信的官员。皇帝讨厌的官员,根本也走不到高位。
所以还是有很多愿意投靠皇帝的官员。
熊浃就是其中之一,很是明显。毕竟熊浃的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皇帝的选择是对的。之前一堆六科官员批评皇帝不尊重廷推,现在突然有六科官员站出来支持朱厚熜的选择,让朱厚熜非常高兴。
虽然这样的人,很多官员不耻。
可是朱厚熜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一个人,有人的喜怒哀乐,当然也喜欢支持自己的人。朱厚熜旁边的黄锦看到朱厚熜的表情,立马把熊浃此人的名字写了下来。
接着把熊浃的资料迅速挑出来,然后放在了朱厚熜前面。朱厚熜立马是瞥了熊浃的资料。熊浃四十二岁,正德九年(1514年)的进士,先是担任礼科给事中,后迁为礼科右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