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李柷反应过来,端着面前的美酒直接一杯而下,以消心中之愁。
喝完酒的他,这才抬起头看向李建勋,举起双手拍手道,“不错,爱卿这首诗的思乡之意居然能让朕动容,可见爱卿诗才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上好佳节,爱卿做这诗,倒是有些不合时宜。”
李建勋听闻一脸惶恐,“陛下恕罪,臣临时所作,一时忘了场合。”
李柷摇了摇头,“朕并没有怪罪之意。既然爱卿开了头,不知道其他爱卿可有兴趣现场即兴作诗一首?诗词不限。”
说着,李柷示意李建勋坐下,然后看向其他官员。
别说,李柷这一问,还真有人想,很快宋齐丘也站了起来,也不想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
有了宋齐丘站出来,其他官员也有起身作诗者,一时间倒也有了七八首诗词,水平有高有低。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王然站了起来,这下倒是让李柷有些好奇了。
“王爱卿,你这是也打算作诗?往日可没听说过爱卿也会作诗啊!
”李柷一脸惊讶地看着王然,并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王然对着李柷微微行礼,“陛下明鉴,诗词方面,臣的确比不上诸位朝臣,臣起身也不是要做诗词。”
李柷有些疑惑,“那爱卿是有何要事汇报不成?”
不少人都把视线转移到王然身上,一脸好奇。而庾传素和李旻却是有些紧张,因为王然就是之前他们遇到的那名紫袍官员,刚才打听后才得知对方是大唐的户部尚书。
王然瞥了一眼庾传素二人,这才对李柷恭敬说道,“回陛下,臣刚才在来赴宴的途中,听闻蜀国的两位使臣在妄议陛下的诗词。如今我大唐的官员都在争相作诗词,臣听闻庾正使乃蜀国宰相,李副使也是翰林学士,想来才华横溢,便想听听这二人有何本事,胆敢妄议陛下之诗词。”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顿时一片哗然,都惊讶地看着庾传素二人。
嫌命长了?还妄议圣上的诗词。
虽说你蜀国因为偏居一隅,吸引了不少读书人投奔,但也不至于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吧。圣上的那些诗词,哪一首不是上等佳作,随便拿出一首都可以碾压蜀国文坛,居然还敢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