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们自己不撤退,怪不得我们。”李荣淡淡说道,“你还没回答我刚才问的问题。”
别看这些年朝廷也在往北边移民戍边,但主要在朔州和云州,又基本在州城附近,往北边来定居的少得可怜。
这里靠近边关,一般人不愿意来。
就算是有戍边的,那也不是百姓,而是当兵的或者被流放的犯人。
为了戍边,朝廷也算是想尽办法,这也就造成这些年有为了活命,愿意来边关戍边。
除了罪大恶极的那种死刑犯外,其他罪名基本上都可以以流放来减刑。
安福彦觉得李荣也变得没意思起来,撇撇嘴,“好像叫萧阿古只,还是个契丹贵族。
至于军队,据说这只是一部分先锋,有一两万人,具体多少不清楚。至于契丹的主力在哪里,我也打探不到。”
“萧阿古只?老冤家啊!”听到这个人,李荣眼神变得微妙起来。
“怎么?李将军认识此人?”安福彦好奇问道。
“何止是认识,当年差点活捉了他,他是契
丹可汗耶律阿保机的小舅子。三年前,我跟随都督在武州跟契丹人作战,就跟这个人交过手。
可惜当初不知道他的身份,否则说什么也不会让他逃走。”李荣嘲讽道。
其实他也在吹牛逼,当年那一战,他还是和刘知远一起迎战的萧阿古只,而且还有些不是对手。
萧阿古只的武艺不差,就是不知道指挥才能如何。
当年那一战最终结果是萧阿古只大败而归,还丢了数万匹战马,白白便宜了大唐。
“原来是你手下败将啊。那怕什么,不服就干,就算是打不过,我也得弄掉他几颗门牙。”安福彦神气道。
其实他心中并没有死守的打算,那太不值了。
若是可以,坚守些日子,若是能守住最好,守不住就撤到南边去。
他不会跟李荣说这些,因为他发现对方变了。
毕竟对方早已不是当初的那名戍主了,而是都督的亲信,将来或许还会得到更大的重用。
李荣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安福彦带着自己在关内巡视一番,看看哪里需要加强改善的。
就在他巡视的时候,关隘的那处小钟楼上传来了‘当!当!当!’的敲钟之声,这是发现敌情的示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