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李从珂策马走在大街上,看到沿街店铺大多都闭门,眉头微皱。
“回刺史,这些人暂无异动,倒是有两个小家族派人送来礼物,是钱粮,但并不多,说是欢迎王师归来,愿尽绵薄之力。”手下人解释道。
“只是两个小家族?本地的大族、富商呢?可有表态?”李从珂脸色不太好看。
“回刺史,那些人并无表态,不欢迎我大唐军队,也没出来捣乱。应该是觉得我大唐的军队不一定能守住济州城,不愿冒险表态。”
“哼!”李从珂冷哼了一声,“把这些不表态的家族都给记上,若是本刺史弃守济州城,先拿他们开刀。”
“属下遵命。启禀刺史,那送来钱粮的小家族怎么办?他们愿意冒险支持朝廷,我们若是没有表示,会有些寒心。”
李从珂点了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先查查这两个小家族的情况,若朝廷之后能守住济州城,再另行封赏。”
吩咐这些后,他便没有多说。他本就沉默寡言,此时能说这么多,算是不错了。
当务之急,是守住济州城,打退梁军的反扑。
也不知道义父那边的援军出发没有,仅靠他这五千人,着实有些单薄。
就在他巡视完城防返回刺史府的时候,突然一个中年长袍男子跑出去拦住了他的去路。
“什么?保护刺史!”
一时间,随行的亲兵纷纷拔出马背上的武器,围了上去,可看到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长袍文人时,这些亲兵相互对视了
一眼。
李从珂也发现了拦路之人,可看到只是一个中年文士时,放在武器上的手便收了回来。
“住手!”
李从珂大喝一声,便策马上前。
听到命令,亲兵们随即收起武器并让开道路,可手还是放在武器之上,对拦路之人保持着戒备。
“你是何人?为何拦本刺史之路?”居高临下的李从珂好奇打量着来人。
中年文士听闻面前这比自己还年轻不少的将领居然是一州刺史,心下大喜,连忙行礼回道,“回刺史,小人刘斌,济州东阿人士。听闻王师收复济州,特来投奔,原为王师效力。”
李从珂有些惊讶地看着此人,好奇询问道,“你胆子倒是挺大,居然敢拦本刺史的路,也不怕本刺史的亲兵杀了你。”
刘斌听闻,不禁冷汗直冒,但还是硬着头皮道,“王师占领济州城后,对城内百姓秋毫不犯,可见刺史并不是嗜杀之人。”
不是嗜杀之人?那是你没看到本刺史在战场上的样子。
什么秋毫不犯?劫掠百姓,能有什么?不如劫掠本地大族、富商。
若是刘斌知道李从珂已经计划失败后就大肆劫掠,肯定会后悔说了那番话。
但他这话,却是让李从珂很高兴。
“你有何本事?可识字这些?”李从珂笑着问道。
刘斌连忙解释道,“回刺史,小人自幼习得四书五经,在大唐昭宗皇帝时期,参加过科考,只是未曾中举。
目前给人充当账房营生。”
“参加过科举?还在当账房?”
李从珂眯了眯眼,正好此次缴获颇丰,手下的人都是一群大头兵,哪里知道统计钱粮这些。伪梁的人也信不过,此人的出现不是正好吗?
“回刺史,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小人当这
个账房也是为了谋生。”刘斌以为面前这位朝廷刺史不喜欢账房的身份,着急地解释着原因。
李从珂笑道,“正好,本刺史正好缺账房,你就负责给本刺史统计缴获的钱粮这些。你既然愿意效忠大唐,就算是本刺史最后撤离,也会带你及亲眷走,所以你就放心给本刺史做事。
另外自我介绍一下,本刺史乃大唐平南都督府麾下博州刺史李从珂。”
李从珂的名气并不小,起码在紧邻河朔的天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