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不少人交钱,起哄似的去猜自己看中的灯笼。猜中的人,自然是欢天喜地地拿走灯笼;猜错的人,虽说失望,但也并未离去,而是在一旁看着热闹。
好在这架子就在河边,旁边不远处有好几处酒楼、青楼,人流倒是不差。在这王姓读书人的小伎俩下,一下就围了不少人,但大多都是看热闹。
对于有钱人家,十文钱自然不算什么。
但读书人并不都是有钱人,那些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十文钱也是钱,自然不会轻易尝试。
韩姓少年则是兴致勃勃地站在架子前,他并未向其他人那样,看中灯笼就去猜,而是先看灯谜,然后找有把握的猜。
虽说十文钱或者几十文前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这么多人,骄傲的他自然是不愿做没把握的事,传出去也很丢人。
少年穿着名贵丝绸所制,还是江南的丝绸,整个人看上去也气度不凡,旁边还有侍卫保护,一见便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就算不是权贵,想来也是大家族的子弟,毕竟那气度就不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能有的。
那王姓读书人也看到了少年身后的中年人,猜到应该是一起的。
他看出中年人对灯谜并不感兴趣,反倒是少年兴致勃勃,他便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