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媚的王郁,王都眉头微皱。
对于跟契丹人合作,王都并不赞同,但义父王处直却想用契丹来钳制太原朝廷。
王都的年龄并不小,他之所以能成为王处直的义子,靠的是前义武行军司马李应之,一个早年收留王都的道士。因为王处直很信任李应之,加上当时王处直还没儿子,所以就收了王都为义子。
这样一来,王都自然比王郁等王处直的亲儿子大,今年已经三十多岁,是义武节度使的行军司马,权力不小。
“原来是康尚书。”王处直态度恭敬,看着明显是汉人面孔的康默记,他不禁问道,“康尚书莫非是辽东的唐人?”
契丹如今的疆域早年都是大唐的领土,自然也有一部分汉人居住。康默记既然能成为契丹的左尚书,肯定很早就得到契丹可汗的重用才是,在王处直看来,对方是辽东汉人的几率很大。
康默记神色平淡的回道,“本官是蓟州人。”
王处直有些惊讶,没有继续在这件事情上追问,对方要么是叛逃,要么是被俘获而去,无论哪种情况说出来都不好听。
“不知康尚书此行目的是?”王处直试探问道。
“难道不是北平王你希望契丹帮你解决困境吗?”康默记反问道,为了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他必须先发制人。
“这…”想到之前的打算,王处直有些吞吞吐吐。
“难道北平王想反悔?若是让你们的皇帝知道本官来过这里,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置
你这位北平王?”康默记冷哼道。
王处直听闻脸色阴沉,一旁的王都则是板着脸说道,“只要杀了你们一行人,就没人知道你们来过这里。”
“可我家可汗依然可以把你们与契丹有联系的消息传出去,而且杀了本官,可汗是不会放过你们的。”康默记有些惊讶地看着王都,本来有些慌张,可看到沉默的王处直,心中的担心就少了很多,也变得有底气起来。
“那不过是离间计,如今情形,圣上是不会中计的。”王都不屑道。
“王司马,你怎么能这么对待康尚书?”一旁的王郁有些看不下去,连忙指责王都。
对于这个兄长,王郁一直不喜欢,自然谈不上尊重,从其对王都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不是‘义兄’或者‘兄长’,而是称呼官职。
王都有些不高兴地看向眼前的义弟,正欲开口批评对方没大没小,王处直发话了,“都儿别说了,康尚书是代表契丹而来,不可如此无礼。还不快向康尚书道歉?”
王都有些不情愿地拱了拱手,“康尚书大人有大量。”
说完,他便把手放下。
王处直并未因此怪罪,毕竟这个义子也是为了他,但他却不想跟契丹翻脸,神色凝重地看向康默记,“不知契丹愿意提供什么帮助?”
“很简单,我们里应外合,夺下易州。易州是北平王你的地盘,应该有亲信吧?到时候只需要让你的人配合我们的大军攻占易州即可。”
“易州?你们要对那个小皇帝下手?”王处直有些惊讶。
皇帝的行营就在易州,契丹人要攻打易州,摆明了是要对那小皇帝动手。
“难道你不想?他一死,北平王的困境迎刃而解。”康默记淡淡笑道。
“不行!”王处直虽然很心动,但也
不傻,“本王的军队都被调到了幽州前线,定州只有几千兵马,易州也只剩几千老弱病残,而小皇帝身边有五六万禁军。
就算本王让人配合,也很难成事。”
王处直不断摇头,这很难成事。只要事败,他必定会惹怒小皇帝,等来他的结果可想而知。
“若是唐人皇帝身边的禁军被调走了呢?”康默记突然说道。
“调走?怎么调走?”王处直有些惊讶。
“这个就不能透露了。只要唐人皇帝身边的禁军被调走一部分,契丹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