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邸店,大王派人保护着。”
大王就是张承奉,虽说张承奉从天子变成天王,但对普通人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马上派人去使者下榻的邸店,本官要求拜见天使!”曹仁贵想也不想便吩咐道。
“长史,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若是让大王知道,恐怕会对长史不利。”手下人提醒道。
“怕什么?本官作为唐臣,拜见朝廷使者,难道还有错?如今大唐仍在,本官就不信这敦煌国的权贵们还敢背叛大唐。”曹仁贵义正言辞,大有西汉敦煌国内对大唐的第一忠臣。
虽说他是想借大唐来谋取政治利益,但他的话却是没说错。
大唐覆灭了,张承奉称帝与否都没什么。
但大唐仍在,还派了使者西来,若是张承奉等高层依然选择背叛大唐,恐怕会引起众怒。
大唐在西汉敦煌国境内意味着什么?恐怕没人不知道。
曹仁贵知道使者的情况,沙州本地大族也都陆续得知,毕竟沙州城就这么大,军中也有不少人知道,根本瞒不住。
而此时,西汉敦煌国的皇宫里,一群大臣正在为张超三人争论不休。
很简单,使者到来,证明大唐仍在,他们该怎么处理跟大唐的关系?
是以藩镇和朝廷的关系,还是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大王,那位使者的身份值得商榷,太年轻了,臣有些怀疑。”作为支持张承奉称帝的重臣之一的张文彻自然不想承认使者的身份,也不相信张超是代表大唐而来。
“张相怀
疑什么?”一名出自陇西李氏的官员当即站出来反驳,“使者身上带有朝廷的圣旨,也说明圣上已经迁都太原,当初洛阳的那位皇帝只是叛国者朱温扶持的傀儡。”
此人的话音刚落,张承奉的脸色就不太好看。
此人一口一个朝廷,一口一个圣上,还把叛国者挂在嘴边,莫不是在说他?
当初他以大唐灭亡为由,说服归义军内部支持他称帝建国。如今若是大唐仍在,他不就是那所谓的叛国者?
可这个李姓官员因为得知大唐仍在,有些激动,并未注意张承奉的表情变幻。
“来人只带了半封圣旨,如何证明身份?难道要拿整个敦煌国去冒险吗?”张文彻反驳道。
“大王,张相说的有道理。如今敦煌国内忧外患,来人的使者身份不定,不宜拿整个敦煌国去赌。”罗通达没忘自己的宰相是张承奉提拔起来的,这个时候自然站在张承奉这边。
“大王,臣以为应派人出使中原。若大唐仍在,西汉敦煌国应恢复归义军称号,大王应以臣子的身份请求朝廷册封节度使。”又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相比于之前的李姓官员,此人更狠,居然让张承奉放弃西汉敦煌国,恢复归义军称号。
不过此人跟李姓官员有个共同点,不是敦煌国的决策者。不说二人是否真的忠于大唐,但此时这种态度,说明对张承奉的执政有些不满。
“派出使者?甘州回鹘封锁了我们跟中原的道路,我们就算是派出使者前往中原,也很难成功。”
“既然朝廷的使者能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就因为一点困难,就这么放弃吗?”
“什么朝廷的使者?那几人的身份是真是假都还一说,说不定是伪梁或者回鹘人的奸细。”
虽然有不少大臣的支持,但也有人建议向中原派出使者,这无疑让张承奉有些不爽。
若派出使者证明大唐还在,他岂不是还得自降身份?
他之前是天子,现在降为天王,难道还要降为归义军节度使?
“诸位爱卿勿急,来使的身份的确是个问题。此时干系重大,必须慎重考虑,不可鲁莽行动。
最好的办法是打听中原的近况,看大唐是否还在。”张承奉摆明了不想承认,不然不会这么推脱。
他在刚刚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