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鹤都的将领只能硬着头皮去皇宫复命。
“什么?逃了?你们都是废物吗?马上派人追到开封去,传朕的旨意,杀了均王!快!”朱友珪咆哮道。
“臣领旨!”
虽说被骂了一吨,但起码保住了性命,所以来人便飞快地离去了。
此时,大殿内就剩下李振和朱友珪。
看到神色颓废的朱友珪,李振咳嗽了一声。
“咳咳,陛下,臣以为要做两手准备,不能仅靠驻守开封的龙骧军。”
“爱卿是怀疑龙骧军靠不住?”朱友珪迟疑道。
李振点了点头,“赵岩二人已经逃走,势必会把消息传出去,均王肯定会有所防备。龙骧军远离洛阳,不敢保证其中是否有将领被均王策反。”
“爱卿认为如今该怎么办?”朱友珪此时也慌了,这一天内,发生了这么多事,他的脑子也有些不够用了。
“臣以为应该立即发兵攻打开封。”李振建议道。
“攻打开封?爱卿不是说均王得到消息会有所防备吗?”朱友珪疑惑地看着对方。
“均王虽说会有所防备,但他短时间无法策反全部龙骧军。趁着魏博和天平两镇的军队未到,此时出兵,应该能打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均王谋逆的事情已经败露,若是陛下再迟疑,地方藩镇便会被均王拉拢过去,到时候就是均王主动攻打洛阳了。
虽说赵岩二人造反,虽说叛乱平定,但他们是皇亲国戚,肯定会让洛阳城内其他人生出不臣之心。现在陛下必须立威,只有这样,那些不臣之人才不敢擅动。”
此时朱友珪对李振可谓是言听计从,当即点头道,“爱卿以为让谁领兵最好?要不让韩勍领兵?”
“韩勍?”李振连忙摇头,“韩节度使不是合适之人。臣有几个人选,陛下可以决定。”
“爱卿速速说来!”朱友珪着急道。
“康怀英、刘鄩、王檀或者张全义。”李振回道。
这四个人是目前李振能想到最合适的领兵之人,但几人都有一定的问题,可这些人是李振认为朱友珪目前为数不多能指挥动的几人了。
其实还有王景仁这员大将,但此人受朱温恩重,不一定会忠于朱友珪。
“康怀英?可他刚刚战败,让朕折损了五万大军!”听到这个名字,朱友珪连忙摇头,“要不让刘鄩。”
“陛下,刘鄩虽然有计谋,但其在关中,在这几人中的忠诚度是最值得商榷的。”李振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想要其领兵作战,陛下可能要舍得封赏。其实臣还是认为康怀英最合适,虽说他刚刚战败,但胜在忠心。”
“爱卿认为如何最好?封赏这些都不是问题。”朱友珪不想因为这个跟李振发生争执,干脆就当甩手掌柜。
“陛下,不如以刘鄩为招讨使、康怀英为招讨副使。至于封赏方面,可以加封刘鄩为郡王、东都留守、开封府尹、滑州节度使,康怀英这边可以授天平军节度使、加封郡公,这样两人或许能为陛下所用。”
其实李振还是看好康怀英,此人虽说战败,但这个时候朱友珪重用他,他肯定会感激朱友珪的知遇之恩。如今的情形,忠心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大义不在朱友珪这边。
朱友珪犹豫了一会儿,咬牙同意道,“行,就依爱卿之言。爱卿辅佐朕甚是辛苦,从即日起,爱卿加封为义阳郡王。”
李振是唐朝中兴功臣李抱真的曾孙,义阳郡王也是对方的封号,朱友珪此举也是想
以郡王爵位来换取李振对他的支持。
如今朝中大臣都以敬翔为首,为由李振勉强可以和其抗衡。要不是李振这段时间支持他,这朝廷都不一定能运行下去。
果不其然,听到自己获封义阳郡王,李振神色激动,连忙行礼,“臣谢陛下隆恩。”
朱友珪这边的反应速度很快,因为在李振的建议下,他舍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