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第一暴君> 第273章 火器(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3章 火器(一)(2 / 3)

过事?”李柷听出了言外之意。

王坤脸色一变,连忙解释道,“回陛下,是臣的疏忽,还请陛下降罪。”

李柷摇了摇头,“对于受伤或者身死的人,都要加倍补偿。”

他知道,弄这种东西,不可能没有伤亡。他前世只是文科生,虽说是军事爱好者,知道一些枪械知识,但毕竟没有自己造过,他只能画出大概图纸和提供思路,让下面的人去研究。

“陛下放心,微臣已经对受伤之人补偿过了,都是按照陛下之前定下的标准。”王坤连忙解释道。

“这种竹火枪,用一次就行,反正竹子也多。”李柷想了想,便有了决定,“我们去看看威力吧。”

很快一行人来到靶场的前方,在刚才盔甲男子发射火枪的前方五十步处,有一个被山文甲包裹着的稻草人。

不过在来到稻草人前,李柷眉头一皱。

虽说山文甲上面有不少不少被子弹射中,但都没能洞穿山文甲,只是在一些薄弱处才有明显的洞。很显然,这竹火枪的威力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王坤有些尴尬,解释道,“启禀陛下,五十步的距离,火枪的确很难射穿铁制盔甲,但能射穿皮甲。若是把距离放进一点,倒是能射穿铁甲。”

李柷摇了摇头,“火枪面对的敌人是装备精良的军队,若是不能五十步的距离射穿铁甲,敌人就会很快冲上来,单独使用的用处就没有预计那么大了。”

“陛下恕罪,微臣一定想办法改进火枪。”王坤有些着急。

李柷点了点头,“继续改进,可以的话,多制造点火枪,单独一支或许威力不明显,朕要试试十支火枪或者二十支火枪齐射的

威力。

用铁取代竹子的火枪现在到什么地步了?”

竹火枪只是过渡产品,火枪真正要投入实战,还是需要铁枪管才行。李柷倒是想把燧发枪或者来复枪给弄出来,奈何没那本事,先把火绳枪弄出来就不错了,相当一段时间里,火绳枪还是可以投入实战的。

“回陛下,枪管的工艺还有些问题没能处理。真正成型,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王坤解释道。

“吩咐下去,谁能研制可供实战的铁制枪管的火枪,赏钱百贯,良田五十亩。”李柷淡淡道,想到一点,他对身边的高升吩咐了一句,“高升,这个事,你负责召集制作火枪的那些工匠,当面告知此事。”

李柷这是在防备王坤会在从中使坏,虽说可能性不大,但李柷还是得提防一下。

“陛下放心,待会奴婢就去亲自去传达陛下口谕。”高升恭敬道。

其实随行的也有几名火枪的工匠,百贯钱和五十亩良田可不是小数字,听到这个奖赏,不少人呼吸急促,心想下去后一定好好好研究,争取做出一种让圣上满意的火枪。

他们可是知道王坤的发家史,就是因为成功研制出了火药,才得到圣上的重用。

“王坤,朕吩咐的那个坩埚炼铁高炉如何了?”李柷关心道。

若是要采用铁作为枪管,就必须大幅提高当今的钢铁产量,所以炼铁高炉就必须提上日程。

前世那种现代工业的高炉,李柷可记不住,也弄不出来,所以他才会选择坩埚钢。毕竟中国春秋时期就有了这种炼钢的方法,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失传,但李柷凭借着记忆,加上工匠们的经验,还是弄出来了这种炼钢方法。

虽说他让人弄得那个高炉只有十立方米左右的容积,在前世属于上不得台面那种,但在这个时空,

却算是划时代的产物。

若是能弄出来,大唐的钢铁产量就能大幅增长。

一炉下来,就有上万斤,恐怕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是整个大唐的钢铁年产量。

要知道整个唐朝,一年钢铁产量最多的时候也就四五千吨,换成此时的重量七八百万斤。若是这座高炉日产量上万斤,一年就是三百多万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