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应该知道本帅有没有下令杀李存渥。”
陈宏神色犹豫,在面对李杨氏审问的眼光,无奈道,“节帅,当时节帅的确没有当着末将的面下达刺杀李存渥的命令。”
这话看似没问题,可仔细一听,那就是很大的问题。
李继俦没有当着陈宏的面下令,但可以背着下令啊。陈宏只是潞州司马,并不是帅府亲兵将领,李继俦就算是给帅府亲兵下令,也不可能当着陈宏的面。
“陈司马,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本帅私下下的命令?”李继俦恼怒道。
陈宏吓的脸色铁青,不敢言语。
李继俦进而看向其他人,大声问道,“你们说,当时本帅有没有下令?”
当时在场的其他将领都跟陈宏一样的回答,至于亲兵将领那边也是如此。不过有意思的是,之前
跟李继俦关系密切的一个亲兵校尉却是没有回来。
没回来的,还是那个校尉的数十名手下。
对于这个事,其他亲兵将领都知道,但他们想了想,还是没说。
亲兵将领中,也不是全部都倒向了李继韬,但那些忠于李继俦的将领也不敢保证对方是否下令这个命令。
这就成了无头公案。
这些将领几乎一致的回答,李继俦的嫌疑并没有洗脱,反而愈发明显。就连李杨氏也开始是怀疑,这个长子当时是不是真的一时冲动,下了这个命令。
夜幕降临,在李继韬的府上,一群将领悄悄来到了这里聚集。
“诸位,如今该怎么办?朝廷的大军杀来,右羽林军和右神威军皆是精锐,而昭义上下战和分歧太大,这么拖下去不是个事。”李继韬看着这些支持自己的将领,满脸忧愁。
一众将领看了看,当即有人说道,“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交出大公子,朝廷或许会罢兵,毕竟杀害李存渥的命令是留后下达的。”
杀死李存渥的命令是李继韬下的知道的没几个,而且事后他们还杀了假传李继俦命令的人灭口。
“若是交出大公子能换取朝廷退兵,王某自然支持,可万一朝廷不退兵,而是借机夺取节帅的基业呢?我们岂不成了罪人?”有人迟疑道。
“二公子,您怎么看?”众人看向李继韬,他们能在这里,自然是以李继韬为主。
李继韬犹豫了一会儿说道,“父帅尸骨未寒,我就杀兄夺位,岂不是为世人诟病?”
陈宏趁机劝道,“二公子此言差矣。您只是奉圣上的命令,交出杀害晋王胞弟的凶手,不存在杀兄夺位。”
“奉圣上的命令?”李继韬有些疑惑,不知道此话何意,“可我们手上没有圣上的圣旨。”
“二公子对于朝中局势可否了解?”陈宏当即问道。
李继韬点了点头,“之前听父帅提过,晋王和圣上的矛盾愈加尖锐。”
“二公子,从李存渥的命令来看,想要谋夺节帅基业的是晋王殿下,而不是圣上。节帅生前都是大力支持晋王,没想到节帅尸骨未寒,晋王就过河拆桥,简直让人寒心。
只要二公子假借圣上的命令,交出大公子,就能堵住晋王出兵的理由。然后二公子就可以趁机派人去太原求见圣上,让圣上下旨任命二
公子为昭义节度使,昭义的危局便可迎刃而解。”陈宏建议道。
“假传圣旨夺权?圣上不会怪罪?还让我接任节度使?”李继韬有些怀疑这建议的可行性。
“圣上或许会不喜,但圣上肯定不愿看到晋王夺了昭义节度使,所以二公子担任节帅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结果。”陈宏耐心解释着自己的看法。
众人一听,好像这个办法是不错。只要李继韬不是真的杀兄夺位,出任节度使的阻力就会小很多,最大的麻烦还是即将抵达的朝廷大军。若是圣上那边能让大军撤回太原,这最大的麻烦就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