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的最佳轨道方位前进。
过了许久,终于电视里传出了一声响亮的声音。
“已经调整进入最佳轨道方位,开始释放空间站。”
“释放成功。”
“开始启动空间站。”
“启动成功。”
“开始打开太阳能电池板。”
“打开成功。”
“开始实验舱段功能………”
又是许久的检查。
“功能正常。”
杨飞带头鼓起了掌。
“大家辛苦了,下面快速调换人员,我们要开始货运飞船的发射。”
半个小时后。
“三二一,发射。”
航天中心外围,无数的帐篷花花绿绿的。
在货运飞船飞出后。
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牛逼,牛逼普拉斯。”
老外也在惊呼着。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极速航天的历史。”
“如果世界将要毁灭,现在的执行的就是逃离模式。”
“如果准备充足,我们将可以保证几十人在天上呆上几年,然后重启文明。”
在他的惊呼中,火箭成功脱离,重新开始了返航。
很快火箭就降落了下来。
“哦,我刚才说的有误。”
“我此时深刻体会到了杨先生火箭回收的意义。”
“它不只是省了多少钱。”
“关键的是速度。”
“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毁灭性灾难。”
“回收技术就是新的诺亚方舟。”
“天啊,我想我触碰到了关键。”
“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控制我们的那些疯狂政客。”
“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毁灭战争的。”
“火箭回收技术的发展。”
“足以让那些有钱人在月球上建造一处避难所。”
“我们就是弃子。”
“天啊!”
“依照这种技术,如果在不计成本的运作下,足足可以保证几万人在外天空生活几年。”
这是一个想象力太过丰富的人,但是也不无道理。
很快货运飞船在经过五个小时后,成功对接到了空间站中。
这又让已经在电视前已经看了一天多的全球的观众,再次惊呼起来。
“哦买噶,他们是怎么办到的,极速对接,这太厉害了。”
杨飞再次让全球航天部汗颜了。
你不光自动对接成功了,你还是快速的对接成功了,你是不是太过分了,简直把很多航天部按在地上摩擦。
“对接完成,开始实验自动舱段联通。”
“加压中,加压成功。”
“开始打开舱盖,打开成功。”
“联接完成。”
这把很多人打蒙了。
“他们为什么要实验这些东西,难道不知道,这样关键的动作交给机器,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吗?”
“他们想机毁人亡吗?”
“我想,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考虑,不过他们这样做确实太过冒险了。”
“我突然对那三个年轻人,担心起来了。”
“他们不会成为这次实验的牺牲品吧。”
杨飞也在看着这些评论。
关键节点的机器控制确实会带来风险。
但是对巨型空间站来说,这种自动技术又是特别需要的。
他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整个空间站。
不然一处舱段被流星或者碎片击中,造成了快速失压,如果不能快速处理,那对整个空间站都将会是致命的。
杨飞不理这些人。
“航天员各就各位,准备登船。”
早就等待多时的航天员,穿着充满科幻感的航天服(舱内服)手拉手出现在了观众面前。
在给大家打过招呼后,坐上被玻璃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