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七)(2 / 4)

”。三往之四,故\"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虞翻通过八卦《坤》卦取象为“牛”,认为是“大牲”。“大牲”本是指用牛来做祭品。但不是如虞翻通过《坤》卦取象得来的牛说,更不是虞翻说的牛是大牲,或大牲就是牛的这种说了等于白说的话。“大牲”是用牛做祭品,并不是单指牛。虞翻接下来的说法,三的、四的是通过爻数去穿凿附会。

而郑玄对所谓卦辞的注释是:“《萃》,聚也。《坤》为顺。《兑》为悦。臣下以顺道承事其君,悦德居上待之。上下相应,有事而和通,故曰“萃,亨”也。假,至也。互有《艮》、《巽》,《巽》为木,《艮》为阙。木在阙上,宫室之象也。四本《震》爻,《震》为长子。五本《坎》爻,《坎》为隐伏。居尊而隐伏,鬼神之象。长子入阙升堂,祭祖祢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本《离》爻也。《离》为目,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矣。大牲,牛也。言大人有嘉会时可干事,必杀牛而盟,既盟则可以往,故曰\"利往\"”。

郑玄注释出一百多的文字,并穿凿出七种卦说。但郑玄则从八卦的《坤》卦取象为“顺”,并不同与虞翻取象为“牛”。不过郑玄直接也把“大牲”解释“牛也”,并杀牛而盟之用的。

李鼎祚的案说是:“《坤》为牛,《巽》木下克《坤》土,杀牛之象也”。

李鼎祚同样用《坤》卦取象为“牛”,但没涉及“大牲”。李又通过互卦《巽》卦取象“木”,联想到五行生克,《巽》木克制《坤》土,就成了杀牛的兆象了。但杀牛干什么呢?没说。

这三家虽各有说法,都不过是个穿凿附会而已。

3、附录:

(1)附录《周易·萃》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萃》原创文本格式

( ) 萃:亨。

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 无咎。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大吉,无咎。萃在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赍咨涕泆,无咎。

②《周易·萃》春秋文本格式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 大牲,吉。利有攸往。

()随: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困: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咸: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比:大吉,无咎。

()豫: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否:赍咨涕洟,无咎。

③今本《周易·萃》内容格式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 大牲吉,利有攸往。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九四:大吉,无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上六:赍咨涕泆,无咎。

(2)附录《周易·萃》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 ) 萃:亨。

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 无咎。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大吉,无咎。萃在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赍咨涕泆,无咎。

(译文)

四十五、劳苦勤政,通达顺利。

君王凭借宗庙礼仪,利于贤德之人的会聚,亨通,有利于未来;即使用牛做祭品进行宗庙礼仪活动,是正当的,有利社会向前发展。若爱心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