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就不一样了。这被烙了额,且又割了鼻的车夫,就是做过严重不合规矩的事情,才造成如此的结果。通过此例来教育人们,别背离规矩。这里所背离的,显然是国家的法度。“无初有终”,正是车夫的当初违反法度,才落到今天所见到的烙额割鼻的后果。
“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元”:起初。“夫”:丈夫。“交孚”:相互真诚的爱。
本段还是通过生活事例来进一步阐述“背离”问题的利害关系。这里的“睽孤”,是指因背离成为孤独。因背离了某种不合世道的规矩,而成为孤独者。这里没有说明是何事所造成孤独的局面。但后来总算“又遇到起初的丈夫,相互有了真诚的爱,夫妻两人,相互勉励,没有害处”。这一段是以夫妻事例,即由“睽孤”(背离成为孤身)到“交孚”(和好如一)的过程,说明弃异求同是根本。
“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本段继续阐述不可背离,只有团结,携手并进,前往的路途上,又有何害处呢?“厥”:乃,就。“噬肤”:距离近。“往”:去,前往。“何咎”:有何害处呢?“厥宗噬肤”:指相互携手并进。本段意思是“悔恨抛弃,于是,相互尊敬亲密无间,携手并进,有何害处呢?”
“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豕”:猪。“涂”:涂饰。“负涂”:背上涂饰。“鬼”:打扮(成鬼怪模样)。“张”:拉开。“弧”:弓。“说”:作脱,放下。“匪寇”:不是坏人。“婚媾”:结婚。
这最后一段里的“睽孤”,是指因背离而背井离乡,造成这种局面,是有种种原因所致,自不必细说。因背离,导致孤独一人行走在路途上,所见到了一组生活画面。这路上所见到的事情,虽给路人带来惊惧,但最终明白,没有危害,前往的路上,是平安吉祥。
本篇是讲述“背离”的辩证道理。生活里若背离了小事情,没有什么过错,一旦背离超过限度,就是灾祸。“背离”的词义,是指脱离原来的,通常的,正常的,或公认的轨道,或是偏离常规,习惯等。这就不难理解本篇所论述的意义了,即依然是通过生活事例而阐述事物的辩证道理。
本篇不凡通过生活常见的事例所举来阐述“违背、背离”的利害关系,以此说明小事有所违背,没有害咎;而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违背,若违背就造成严重的后果和灾祸。文章中通过“遇主于巷,无咎”、“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睽孤,遇元夫”,“睽孤,见豖负涂”等生活事例,比喻论证“违背”事理所造成的不同后果,从比喻里让读者明白所讲的事理。本篇就是个隐喻。
《睽》文如诗的句子:
见豕负涂
载鬼一车
先张之弧
后说之弧
三十九、《周易》第三十九篇《蹇》文,为君子讲述艰难反复,造就人物的道理
(原文)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往蹇来誉。王臣赛蹇,匪躬之故。往蹇来反,往蹇来连,大蹇朋来。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译文)
“三十九、困苦艰难,一方去了,可另一方又会来到,这有利于磨练与造就伟大人物的出现;虽然道路曲折,而前途光明无限。
困苦艰险离去了,迎来的就是荣誉。王臣屡遭艰辛,并非自身的缘故。困难艰辛离去,又会返回;困难有时又会接连不断;而大的困难有时也会多种而至。经过了往来的困难,就会有大的经验收获,吉祥。也就会锻炼造就伟大人物的出现。”
(解读)
“蹇(jiǒn)”:行动迟缓,困苦等意。“蹇”在本篇里当“艰难困苦”讲。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