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而惧,皆是此意。
何氏楷曰:所征止于“邑国”,毋敢侵伐,亦《谦》之象。
总论王氏弼曰:夫“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动之所起,兴于利者也。故饮食必有讼,讼必有众起,未有居众人之所恶,而为动者所害;处不竞之地,而为争者所夺。是以六爻虽有失位无应乘刚,而皆无凶咎悔吝者,以《谦》为主也。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信矣哉!
胡氏一桂曰:《谦》一卦,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纯全者,《谦》之效固如此。”
这是到清王朝中期,康熙下旨,由李光地加四十九位进士编纂一部《周易折中》,为科举考试的用书之一。
这里把几十个文字内容,引述前人诸说达三千字之多。虽所引述历史的属象数义理派之说之多,但与截然不同的象数占筮派之说混淆于一起,如何让学子们分辨是非呢?《周易折中》既又一次成为巫术迷信之源,又一次挖掘的是”易经文化黑洞”,逐步吞噬着帝国学子们人生观与价值观。若不是西学东进,若不是伟大的孙中山推翻帝制。若还是继续注经的时代,又不知增添多少对《周易》经文的说法,岂不又得引述一连串的说法,去读”经”越来越增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负担,岂不越学越愚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