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易学评论》(五十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易学评论》(五十四)(2 / 5)

以下对程颐的卦爻解释,我们也依次简评如下:

1由上所看到程颐在对《乾》卦卦画与卦辞注释,首先对《乾》卦符号进行解释,认为是上古圣人画的八卦,这是从汉代里的说法。并认为乾卦画是乾的经卦画相重而得乾,即所谓的由八卦经卦画组成的六十卦别卦画,他这种解释自然具错误的,并且人云亦云的把《周易》所用那套符号排序也当成学问柔进《周易》,成为以取象阴阳解释《周易》的义理学问。其次是对卦名与卦释的解释。无论把程颐说成是义理派代表,但已然是通过八卦取象说《乾》卦卦画。至于对卦名与卦辞上的义理解释,无论是”天健”与“四德”上之说,但已然加杂着八卦取象上的说法,如“乾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

2在对初爻的解释,对此爻程颐这种解释虽于前人基本是差不多,也用象数阴阳去解释一番,但却与孔颖达解释有所不同,孔把卦爻解释成圣人占筮用的,而程虽对卦爻符号以阴阳也进行了一番解释,但并没说是占筮用的,这就可归为义理(或称象数义理)释《周易》派。

3对第二爻,程颐把大人从道德解释君、臣、人三者,并从象数里的爻位说理。

4对第三爻,程颐既从爻位说事,又引上古传说中的人物说君德之理。虽给解释一番,但最终并不能明白那句爻辞的含义是什么。若看帝制里对《周易》的这种注释法,看来做这易学学问并不难。这注释法虽说不是千篇一律,可说法也差不多。

5对第四爻,程颐这是按王弼卦爻时来说理,与所谓对爻辞的注释是个风马牛不相及。

6对第五爻,程颐对此爻及爻辞解释是讲爻位,把五爻说成是最尊贵的位。后称九五之尊。

7对第六文,程颐已然以王弼”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的卦时说之。

8对上九爻及爻辞的解释,能明白这里的以阳与刚去对爻辞所说的内容么?那些说法与”出现的群龙无首吉祥”又有何关联呢?

总之,程颐对《乾》卦爻及卦爻辞的注释来看,已然不离象数说之,但比汉象易学,则是重义理,而轻象数。也是继承王弼的解《易》思想,从对《乾》卦爻辞的注释来看,是以象数释《周易》的义理,而不杂筮说。

我们再来看对今本《周易》另一卦爻和属《易传》里的《彖》、《象》文的注释。

如对《遁》卦及对属《易传》文里的《彖》、《象》解释的解释。

“□艮下乾上《遁》

《序卦》:“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程颐注)夫久则有去,相须之理也,遁所以继恒也。遁,退也,避也,去之之谓也。为卦,天下有山。天,在上之物,阳性上进。山,高起之物,形虽高起,体乃止。物有上陵之象而止不进,天乃上进而去之,下陵而上去,是相违遁,故为遁去之义。二阴生于下,阴长将盛,阳消而退,小人渐盛,君子退而避之,故为遁也。

(说明,以上括号内容是笔者注,以下同。以下对程颐的注释做简评,这里的“艮下乾上”说法,《周易》里本无此内容,是汉代编排进的卦画里的八卦取象说法,宋代承之。这里出现的《序卦》及引用《序卦》的说法,是程颐注释《易经》体例上与他者的不同,他把《序卦》内容除《乾》卦外,都按排在每卦前头,引用既认为是言乎每卦的义思,又对其进行解释。这里是先对引《序卦》文的解释,即”夫久则有去,相须之理也,遁所以继恒也。遁,退也,避也,去之之谓也”说法。接着是对“艮上乾下”的解释,即”为卦,天下有山。天,在上之物,阳性上进”。其下说法,则是进一步对《遁》名及卦符号上的阴阳之理诸说。)

(《遁》卦辞)遁,亨,小利贞。

(程颐注)遁者,阴长阳消,君子遁藏之时也。君子退藏以伸其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