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三)(3 / 4)

《周易》一书里的内容,而注释《周易》,说成是《周易》里的东西。自家本来对《周易》一书的认识就是一种误解。难怪西方的大哲学家黑格尔不能不误解。

反而黑格尔从画符号,阴阳与四象,八卦取象,五行卜筮之用等这些内容进行的说法和给予的批判,在我们看来说的是很正确,并没有歪曲的意思,把一套抽象的符号和筮卜之用的说法,以及粹片型的不成理论的“阴阳”、“八卦”、“五行”哲学思想在黑格尔眼里能认为是哲学吗?

可就连这些东西本不是《周易》里的东西,那一套六十四画符号也非是《周易》创立的。把卜筮、阴阳、五行、太极、八卦这些“易学”上的东西,套在《周易》头上,中国人这样认为,若翻译到外国,难怪不这样认为。若把套在《周易》一书上“象数”、“阴阳”、“四象”、“太极”、“八卦”、“五行”、“筮法”之说去掉,认真研究《周易》六十四篇文章,那么《周易》一书六十四篇文章内容的哲学性就昭然显现出来了。西方学者也就不再以讹传讹而轻视《周易》一书了。???中国的一部《周易》,2千多年来,都说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难怪人们跟着人云亦云,众说纷纭。

不过对《周易》虽说是众说纷纭,但从古到今在说法上不外三大主流。

一是对《周易》当作经典书籍而引用。自《周易》一书出现后的先秦至整个后封建时代,上层的知识界不以为《周易》被史巫用于卜筮过而遗弃《周易》,而自始其终都在引用《周易》里的文章句子直接用于说理,把《周易》看作与《诗》、《书》典藉一样而引有。到取消“五经”、“四书”在中国思想界的垄断地位后,这一传统现象也就断裂了。这可以称为“义理引用《周易》经典派”。即自始至终把《周易》文辞当经典文章而引用。

二是对《周易》用于卜筮上

先秦唯春秋时期里《由《左传》记载),巫史通过画符号占筮,并结合《周易》里文辞当占辞外,其后再无把《周易》文辞当占辞卜筮了,战国时代开始没有了。

孔子从理论上给予《周易》义理阐述,到战国时代,在诸子的典章书籍里,已没有了以《周易》占筮的记录,并且从理论上排击占筮思想。

虽自秦汉帝王专制始,巫术阴阳占术复兴,但两汉并没有保留以《周易》卜筮的例子。而理论上虽有把《周易》筮术化(《系辞传》)。自“三圣”《周易》说成为易学上的权威,《周易》也成为五经之首的《易经》内容之一(《易经》包括《周易》与《易传》,成帝制时期经典书籍,看重的是《周易》里文辞上的思想内涵,并不是当作算卦书而尊奉为“经“的。

又因自西汉京房建构出新的“八卦纳甲”筮术把《周易》的“文辞”客观上从八卦占筮中分离出去。算卦上不再如春秋时借以《周易》里的文辞当占辞而比类人事吉凶,而采用的是五行生克出六亲模式,并通过四季、月令、旺象而比类人事吉凶,客观上对恢复《周易》义理的研究不在受占筮说的影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自此后算卦上皆是以“八卦纳甲“术,至到今天。

两汉不见有把《周易》的文辞当占辞了筮例,整个帝制时期至今天都没有以《周易》当卜筮之书而筮之(算卦)的。

三是《周易》学术上(帝制至今称“易学“)

东周至今无论以“象“说,或象数“解释《周易》,占绝对数是从“义理“上阐述《周易》的。

虽有《系辞》论述《周易》时,说其有“占”的一个方面的功能外,还是主要论述《周易》里义理文章。

而唯有到帝制里的南宋朱熹,既把《周易》说成是“本是卜筮之书“,又把《周易》注释成“占“(占卜)之内容。

在帝制时期里也唯有王弼继承了先秦义理释解《周易》的《易传》传统。其后义理释《周易》无论所谓的象数派或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