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七)(2 / 4)

是要打破旧思想,旧观念,要进行的是“革命”。但革命的根本是建立在伟大人物(“大人”),即政治巨人的领导下,才能取得人民信任与拥护而开创新局。如何能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那根本就是在于爱民。这如同毛**被他的人民称为伟大领袖的那样,毛把打天下的方针策略建立在为百姓(“工农”)的根本利益的宣传与践行上,才迎得穷苦人的支持。《革》里的“大人虎变,未占有孚”就是这个道理。“革命”是建立在“大人”(即精英人物)领导与“有孚”为本的准则上,才能成功。如***能冲破重重阻力推行改革开放?同样因为他是政治巨人。又如台湾能推行民主进程,开创政治新局,同样是有了蒋经国这样的政治巨人。

18、《丰》里的“有孚”信念

《丰》里说:“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这是说“盛大的局面,如同日中的太阳被黑暗遮蔽着了,中午时却出现了北斗星,这种情况使人产生疑虑和心病。若发扬爱民的精神,才得吉祥。”

《丰》篇是通过日食现象来比喻王朝政治黑暗,造成社会的衰败。但要扭转社会衰败局面,还是强调的是“有孚发若”,即把爱民的行为发扬下去。

19、《中孚》里的“有孚”思想

《周易》一书六十四篇文章中有一篇以《中孚》为名。“中孚”之意就是中正不偏的去执政爱民。

《中孚》开篇说:“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这是说“中正不偏的去爱民,即使用小猪和鱼献祭一样的吉利,利于拥有江山社稷,利于未来。”这无疑是把“有孚”做为执政纲领看待。

《中孚》里有一段拟人化的鸟儿问答,即仙鹤鸟和其小仙鹤的和答,无疑表明“中孚”思想内涵。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段话直译是:“仙鹤鸟在树荫下鸣叫,它的小鹤鸟在旁应答。我有好酒,愿与你一同共享。”“鸣鹤在阴”意境极美,音韵节奏是诗之特性。“其子和之”洋溢着亲子之间最自然的交流和感动。“爵”是酒器,“好爵”表示是装有美酒。“靡”有望风披靡,倾心醉倒之意。这句子虽是运用的比兴手法,但通过比喻,无疑揭示了“中孚”思想内涵,即上下(“君子”与“小人”)应建立的亲和关系。

“孚”本义是大人用手抚爱小子。《说文》解释为“禽鸟伏卵”。同理是一种母爱的体现,这在《姤》里无疑得到证实。

《姤》文里说:“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豖孚蹢躅。”表现了母猪哺乳小猪的天性母爱本能。这里所用“孚”字,表情达意,再么恰当不过了。“孚”的含义,用在政治上,就是“爱民”之本义。让“君子”(统治者)如同母爱般的呵护与关爱“小人”(被统治者)。所体现的是“上”对“下”,“君”对“民”的体恤爱护之意,也就是所说的“民本”之思想。

这段“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现体了“中孚”的核心思想,也是先儒建构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令人神往的和谐社会。

老鹤鸟与它的小鹤鸟的一唱一答拟人化的象征,诠释了“孚”的政治内涵。通过这一段美伦美奂,如诗如画的表现,给人是一种多么美好与和谐社会的向往。“我有好酒,吾与你一同共享”的大同世界,这就是《周易》里建构的和谐共享的理想社会。这种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在“君子有孚于小人”的执政理念之上的希望结果。

《中孚》里又说:“有孚挛如,无咎。”这意思是:“有了爱,才能联结人心,没有害咎”。这正是《周易》作者希望实现和谐社会之根本。

20、《未济》里表述的“有孚”理念

《未济》是《周易》一书六十四篇文章的最后一篇。“未济”直译是“涉河没有成功”。如同孙中山临终遗言,告诫其党的同志“革命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