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里既没有“八卦”说法,也不是讲如何推测自然人事变化的。“八卦”与“八卦筮法”是史巫从“六十四画符号”派生出的东西,与《周易》一书无关。
那么,什么是“八卦”呢?“八卦”又是如何从“六十四画符号”符号里派生出来的呢?
我们先看《辞源》里对“八卦”一词的解释:“八卦:《周易》中的八种符号。相传为伏羲所作。八卦即乾(天),震(雷),兑(泽),离(火),巽(风),坎(水),艮(山),坤(地)。八卦由阴(--)阳(—)两种线形组成,阴阳是八卦的根本。八卦又各代表一定属性的若干事物。八卦中,乾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是对立的。八卦又以两卦相叠为六十四卦,以象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逐渐神秘化。春秋以后又被统治阶级用作宣扬天命论和迷信思想的工具”。
由《辞源》的解释,使我们知道了“八卦”是什么。按《辞源》里的解释,已知“八卦”是有三联体的划道为一组的八个不相同的符号,并且这八个三联体的符号,既有名称,又有取象。而认为是伏羲所作。又解释“八卦又以两卦相叠为六十四卦”,这也使我们知道了“六十四卦画符号”的来法。事实上《辞源》对“八卦”的解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故是错误的解释。为何《辞源》里的解释是错误的呢?因为《周易》里没有这中“三联体”的八个“画符号”,无论竹书《周易》、帛书《周易》,还是今本《周易》里只有六十四个“六联体”为一组的符号。即使不是原创《周易》文本的帛书《周易》与今本《周易》里我们所看到的“乾、震、兑、离、巽、坎、艮、坤这八个名称里的符号皆是“六联体”,即使从这八个卦辞里也看不到有所谓的八种物象,即“天、地、风、水、火、山、泽、雷”的含义。八个取象不是《周易》里的东西,是《周易》后出的东西。《辞源》里解释“阴阳是八卦的根本”,从《周易》文本里,根本看不到有阴阳之说。阴阳学说同样是《周易》后出的东西。“八卦”、“阴阳”都是《周易》产生之后所产生的东西。即《周易》之后的学说。而后来被作《系辞》、《说卦》者所总结成了《周易》里的东西。而《辞源》在解释《周易》时,也是将《周易》与《易传》混为一谈,这就失去了明晰《周易》、“八卦”、《易传》这些概念的定义了。不过《辞源》所认为的“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逐渐神秘化”,若改成是“六十四画符号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逐渐神秘化”,无疑就非常正确了。
《辞源》在解释《周易》与“八卦”这些概念时,是不准确的,容易误导人们。但《辞源》是把《周易》与《易传》混为一谈,因《辞源》在解释《周易》时说:“《周易》又叫《易经》,其内容包括了经和传”。这样来看《辞源》对“八卦”的解释为《周易》里的内容,这“相对”来说又是成立的。这“相对”是指能分清《周易》与《易传》不是一回事的明白人而说的。总之,不能把《辞源》里对《周易》与“八卦”的解释作为权威的、正确的解释依据。但若把《辞源》里对《周易》、“八卦”这些概念解释内容拆开来说,一些还是正确的。但不明事理的人,就误认为《辞源》里说的“八卦”、“阴阳”、“卜筮”都是《周易》一书里的东西。若《辞源》在解释“八卦”一词时,去掉“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符号”,而解释的那些内容,还算是正确的。但“八卦”是何时产生的?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什么?又是如何从符号演变出象征的内容?即八种物象。又是如何演变成卜筮符号,而变成天命论和迷信思想的工具呢?这些说不清,就无法说清《周易》一书原创时的性质。
若正确的解释“八卦”一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