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之三国> 8 蔡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 蔡琰(1 / 3)

刘和此刻真的是有点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心思啊!不知是命运的牵引亦或者因为历史的缘故,刘和第一次看到袁术之时就非常的不喜,天然的排斥!尽管对方长得还算人模狗样的,但是在刘和的眼中就是一副尖嘴猴腮的模样,这么看这么讨厌。

历史中的刘和曾是汉献帝的侍中,从长安东归之时被派向刘虞请救兵,接过半路被袁术扣了,还假借自己的名骗了刘虞的一队骑兵,而后逃跑了又被袁绍扣了。而且是一直到父亲刘虞被公孙瓒杀了才被袁绍利用自己刘虞儿子的名帮袁绍打公孙瓒,知道这段历史的刘和能对这两兄弟有好感就真的见鬼了!

不过不喜归不喜,但在对卢植几位当世大儒见完礼之后还是对着那趾高气扬的袁术行了儒家该有的礼仪。将虚伪进行到底。而他这一行为更是让袁术觉得他心虚,心中更是笃定刘和乃是欺世盗名之徒。

“日前,洛阳城中谣传刘和刘少保乃欺世盗名之徒,此等风闻奏事本不应理会,然此事已兹扰圣听,且事关少保之名,又有太学众学子疑心从生,故今日便由老夫以及子干,康成二人为鉴,对刘少保学问考较一二。若真有才学,此事日后不可再传,否则以法度之!”

太学门外,此刻找已经聚集了一大群的围观群众,其中甚至不乏三国时期的大拿,袁绍,曹操等尽皆在列,只不过此刻的他们都是站在后排只是因为这次的事件好奇而已,至于像袁术这般站在前头,专干这些吃力不讨好,又得罪人这种事,具有政治头脑的他们是干不出来的,也就袁术这种以游侠为好而且政治触觉基本为负数(从他称帝判断的)的人才会干的事。而此次的主事人是蔡邕,倒不是卢植二人不配,只是卢植乃是刘和的恩师,自然得避嫌,而郑玄又与卢植私交甚笃也不好出面,当下也就蔡邕最为合适了。

而在蔡邕的话语之后众人也是向着这位大儒行了一礼。相当于承了对方的话语,今日之后不论刘和是黑是白就应该盖棺定论了,再有什么风言风语就是纯粹的没事找事挑战权威了!

“蔡学士,在考较小子之前,小子有几句话藏于腹中不吐不快,还请学士见谅。”蔡邕当下的官职乃是郎中,比之自己一个黄毛小子的品级还低,刘和是不敢这么没礼貌的称呼,只能以儒家称谓以示尊敬了。而对于接下来的考较他跟是心中有了计较。不管是考试也好辩论也罢,总是需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的,要是什么都不做任由对方出题,鬼知道这些古人的脑回路是什么构造,战国时就有个公孙龙搞了个白马非马,自己可不敢小觑古人的智商,关键是他对自己的实力也是有所怀疑的,还是得把主动权抓住再说。最好是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讲无妨。”对于这个五岁多的小娃娃蔡邕还是蛮喜欢的,刘和曾经多次出现在他们面前,大多是向一起做校正工作的卢植请教问题或者借书观看,少年成名的刘和并没有世家公子和小孩子的傲气与娇气,反而一直是彬彬有礼,对于他们几个老家伙更是非常的尊敬礼数周到,别人家的孩子自然也是受他们喜欢的,所以当下也没有为难其的意思,只是好奇对方有什么话要讲。

“谢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生。”(前面的学士是称谓,后面的先生是尊称。不是作者搞乱了。)语毕,刘和再次一礼,而后更是对着围观的学子以及观众旁人一一行礼。而后才慢慢的开口说道。

“英德自幽州而诞,资质愚钝,然辛得父不弃,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始得以幼时识文字,染儒学,阅经籍。又蒙父老喜爱冠以神童之名,而后更得圣眷隆恩,今更以弱冠之躯荣升少保之职。每每思及此,英德便深觉惶恐,唯恐才学不及,有负陛下以及各位父老之望。”

“近日城中风言英德以捉刀之笔谈洛阳之赋,此皆妄言耳,然此闻却传遍洛阳以至于兹扰圣听,英德更是惶恐,方觉方众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