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子。”
杜若被说的不好意思,沈御则大大方方的向孙主任道谢。
孙主任坐了一会儿,就抱着孩子离开了,她还有事儿做,孙主任离开后,李支书的妻子带着张秋兰来了。
李支书的妻子给了杜若一双虎头鞋,虎头鞋做的非常精致,上面的虎须做得栩栩如生。
李支书媳妇儿笑着跟杜若说,“你们五月份结婚,快的话,明年这个时候,你肚子里的孩子也该出生
了,到时候穿上这双虎头鞋,看着也喜庆。”
杜若被说的脸颊有些泛红,沈御很喜欢那双虎头鞋,非常认真道,“太谢谢了!”
张秋兰则给了杜若一双布鞋,有些不好意思道,“杜若姐姐,我只会做布鞋,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怎么会?”杜若接过布鞋,见这双布鞋做工精巧,显然是用了心思的,笑着跟张秋兰道了谢。
这一整天,杜若接待了不少人,也收到了不少礼物,大多都是一双鞋、一张帕子,礼物虽不重,但这些人的真心,杜若收到了。
晚上知青点的知青们结伴来看杜若。
常玉芬递给杜若一套衣服,上衣是红底儿碎花的褂子,下衣就是一条黑裤子,很平常的款式,但针脚细密,一看就很用心。
这年代想要一套新衣服可不容易,常玉芬笑着说,
“这是我们攒钱一起买的,你别嫌弃。”
杜若拉着常玉芬的手道,“这衣服真好看!我怎么会嫌弃呢?”
韩敏几人围坐在杜若身边,跟杜若说话。
罗晓辉他们就拉着沈御去了院子里,有说有笑。
梁英子有些羡慕道,“真没想到,杜若你这么快就能回城了。”
现在是一九七二年,他们想要回城还要再等几年。
杜若安慰道,“你们别急,大家有一天都能回城的。”
韩敏苦笑着摇头,“我现在觉得,回城就是一件奢望的事儿,在这蘑菇屯也挺好的。”
常玉芬也笑着自我安慰道,“蘑菇屯已经比其他的村子好多了。”
坐在一旁一直安静着的温永兰也跟着点头,“是啊,每年开垦的荒地都能带来不少收入,等开垦的荒地多了,挣的不比城里的工人少,我们其实已经很满足了。”
众人说了一会儿话,常玉芬和韩敏都是京城人,还说等以后有机会回京城了去找杜若玩,杜若自然满口答应。
把知青点的人送走后,天已经黑了。
吃完晚饭后,杜若开始整理东西,沈御帮着她一起整理,杜若指着墙角的三个大箱子跟沈御说,“
多亏了你这三个大箱子,不然我这么多东西还不知道要放哪儿呢?”
沈御却有些不好意思道,“当初考虑不周,这三个箱子虽然方便,但也挺沉,一路上带着很辛苦吧!”
杜若语气随意,“你知道的,我力气是蛮大的,倒也还好。”
三个大箱子全部打开,里面只剩下一些衣服和书,杜若把乡亲送给自己的东西,放到第三个箱子里,装了满满一箱。
杜若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套高中课本,她打算把这套高中课本送给知青点的知青们,等过几年恢复高考,他们也有书籍看,可以复习
。
天已经晚了,杜若把要送人的东西放到桌子上,告诉李秋菊,等她走后就把东西送出去,李秋菊认真点头,表示记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秋菊就起床给杜若做饭,做的是鸡蛋面条,李秋菊给杜若碗里打了五个荷包蛋,还放了几片青叶子,闻起来很香。
杜若刚吃完,沈御就来了。
杜若要走,村里的男女老少们都来送行,让杜若没想到的是,军垦团的人也来了,云阳领头,身后跟着几个跟杜若打过交道的男女知青。
他们一一上前跟杜若告别,特别是云阳,把沈御拉到一个偏僻的角落,看向沈御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