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晓前脚刚坐到工位上,罗越就拿着包出门了。
原来,在林清晓出门后,罗越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判断,这笔损失应该是有挽救的机会。于是,果断的给宋熙宁打去电话,因为只有宋熙宁出面才有转圜的余地。
罗越的工作和商场工作人员并没有接触,宋熙宁却不同,她在成为大区副总前是市场部经理,与西北大区内商场的高层比较熟悉,何况他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深谙其中道理。
“宋总,有个急事需要和您汇报,您出差回来了吗?”
“很急吗?”
“对。”罗越斩钉截铁的回答。
“我马上要登机了,还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汉西”你来机场接我吧。
“好的。”
挂断电话罗越驱车赶往机场,她脑海中反复思索着要如何汇报这个情况,目前她无法确定市场部的徐志涛有没有和宋熙宁汇报过。
如果汇报了她应该怎么说,如果没有汇报她又该怎么说,很多时候,同样的事情,说话的顺序不同都会影响人的判断,思考过后,她决定见到宋熙宁后,先试探性的问一下宋熙宁,确认徐志涛是否和宋熙宁提前汇报过。
罗越在机场焦急的等候,看到宋熙宁从机场出来后,立刻迎了上去,见面后罗越先试探性的说道,
“宋总,出差还顺利吗?”看似简单的问候,却是对宋熙宁的试探。如果宋熙宁主动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徐志涛没有汇报过;如果直接问她这个事情怎么看,徐志涛就是汇报过了。她只需要等待宋熙宁开口就可以了。
宋熙宁用余光看了她一眼,若有所思后不紧不慢的回答“还算顺利。”,然后径直的向停车场方向走去,他知道罗越这个急脾气见到他没有第一时间汇报工作,那一定是想试探些什么。
上车后,宋熙宁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罗越开着车驶向市区,又过大概10分钟,宋熙宁仍没有主动开口的意思,罗越还是忍不住了,就直接问道“宋总,徐志涛徐经理和您汇报出现的意外事件了吗?
宋熙宁没有回答,罗越不知道如何应对,路上想的说辞都没有用武之地了,她只能乖乖的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
“这个事,你怎么想的?”宋熙宁反问道。
“我想这个事情是不是还有转圜的余地,毕竟您和商场那面关系比较熟,再说以我们公司目前的实力,商场是不敢扣下这笔款不给的,万盛商场里一半的鞋类品牌专柜都是我们公司旗下的,除了这些还有几个参股的品牌专柜,若是因为这点事情闹僵了,对谁都没有好处的。”
宋熙宁没有回答,对于他而言,这事儿确实能够妥善解决,在他看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罗越说的对,以目前公司的实力,商场还不敢得罪他们,何况合作多年,彼此是有信任的,闹僵对谁都不好,高层都心知肚明。
往来账目偶尔有错,之前也有发生过,彼此核对清楚结清就可以了,虽然这次金额偏大,但是处理起来也不是太难的事情,罗越之前没有处理过,她不明白其中关卡,但是徐志涛应该是清楚的。
宋熙宁不明白的是徐志涛,他心想,“这个事情应该是徐志涛去解决的,他也有能力解决的,如果超出他的能力,那也应该是他向我汇报呀。徐志涛接到消息的时间比任何人都早,没有出面解决,没有向我汇报,反而兴师动众的去找罗越理论,目的何在呀?事出反常必有妖。”
到底是商场想搞事情,还是徐志涛不安分?或者商场和徐志涛勾结着想借此机会从中渔利?
宋熙宁脑海之中不断的分析着:这事如果真是无可挽回到底对谁最不利?不是罗越,这个事情根本撼动不了罗越在公司的地位,她不是这个事件的负责人,只是一个新人算错了数据,她就是监管不力,最终也就是辞退一个没有转正的新人,扣罗越的年终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