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敬夫人一杯绿茶> 第十六章 贾真劝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贾真劝学(2 / 3)

,紧抿着嘴——这人原来是临安的知府,可真年轻。

贾真浑然不觉,兀自高兴激动,“依我看,不如就按这样的办法推行下去,以后但凡再开新铺者,须通过考试方能得审批,以此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这……”魏大人迟疑了一瞬。

刘执在一旁先是听得有点儿懵,但慢慢也回过味儿来了,啥意思?以后?闹了半天她是给人开了先河,第一个参加从业考试的啊?她就说么,李三那吊儿郎当的样儿能会背诗词?更别提写作文了……让他写一篇骂人词汇大全多半还能答上。

见魏大人犹犹豫豫欲言又止的,头脑一热的贾大人有些急了,“哪里不妥,魏大人只管说,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蒋师爷替他家大人道,“知府大人,不是我家大人不支持您工作,您想想,今儿是赶巧了,碰上读过书的刘掌柜的,临安城什么情况,您也来了一段时间了不是不知道,商业之都,俗气重,没人读书,其他人哪儿能都答上这卷子,别说商人了,就是普通老百姓都算上,一百个里有一两个不错了,到时候都过不了审批,不是干着急么。”

贾真不解道,“着急就会知道努力了,何况有刘掌柜这样的正面例子,再多找几个宣传一下,激发他们不甘落后的念头。”

魏大人摇摇头——这位京城来的年轻大人有心做业绩,但还是有些天真了,仅有一腔热血恐怕不成。

“只怕不甘的念头没激发出来,反而激发了他们的逆反之心,就不好办了……”

临安城里这帮商人,软硬不吃,他是整不了。贾真自己也亲自下去看过,应当知道他们什么德性,他下去劝说大家读书一事,还被邻府的人嘲笑了,给此次事件起了个名字叫“贾真劝学”,还有欠儿登的作了几句打油诗,讽刺意味甚浓——贾真劝学,真劝真不学,越劝越是不信邪,再劝冒死也要给你一拖鞋,你管我学不学?

当然了,魏大人心里这么想着,却万万不敢将这诗吟诵一遍好让贾真死心,只得说了这么一句看似杞人忧天的话,希望他能改变主意。

谁想贾真好像铁了心就跟临安城这帮“不学无术”的商人们杠上了,“……试了才知道,多方尝试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魏大人张了张嘴,半晌:“不知大人听过邻府最近流行的一首诗没有……”

“什么诗?吟来听听。”贾真果真对文学很感兴趣。

“贾……”魏大人眼睛一闭——不管了,爱咋咋地,必须阻止他!临安城里三分之二都是做买卖的,联合起来反抗那还了得?他还想安安稳稳的退休呢!

他真搞不懂贾真刚被派下来就搞这个文化之风做什么!多挣点儿钱多收点儿税上缴国库这种实实在在的政绩难道不好么!

他张大了嘴,刚要放“嘴”一搏,蒋师爷赶忙拉一把他的袖子,打断道,“大人近来审案喉咙痛,我来替他吟诵吧!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魏大人吃惊地看了一眼蒋师爷。

刘执也被他突然“啊”的一声吓了一跳。

蒋师爷一张老脸上眉目十分严肃,颇有一股英勇就义的架势,放大了声音道,“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吟毕,一片沉默。

最终还是贾真皱眉迟疑道,“……恕我见识短浅,此诗听起来很慷慨,寓意也很不错,就是似乎言语用词过于直白,也不太合辙押韵……”

蒋师爷道,“知府大人有这种感觉很正常,此乃邻府近来兴起的新派诗词,却是和传统的有些不同。”

贾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怪邻府年年都出不少科举人才……多半得益于他们不仅好读书,还思想开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