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泳点了点头,把背篓里已经提炼好的细盐拿了出来,让三人尝了尝。
吴泰初看着小半背篓的细盐,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
“这些可都是钱啊,二弟,你怎么把这么重大的秘密告诉了我们。”
吴泳道:“大哥,这里这么多盐矿,我自己一个人,要做到什么时候,有钱当然是带着你们一起赚,但是,现在村里人多眼杂,保不齐有走漏消息的,若是让外村人或是山贼知道了,那可就麻烦了,这件事,你们得暂时保密,就算是家里人,也别告诉他们。”
三人神情激动,这些可都等于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吴有章道:“二哥,你放心吧,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我们自然晓得,只要能养活家里人不挨饿,打死我们也不会说出去。”
吴泳点了点头,当下安排三人在洞内做好炉灶,四人分工,采矿、背水、过滤、熬煮,一天下来,居然提炼了将近一百斤盐。
可是,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大量提炼盐,木炭消耗的很快。
木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有很大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过滤这些卤水之中有毒成分,还可以消除异味杂质,是绝对没有办法替代的物品。
但是,当木炭饱和以后,就失去了这个能力。
单靠一个老人,限制实在是太大。
吴泰初等人自然不明白期中的道理,吴泳也很难更他们解释这些超越千年的化学知识,当下只是把难处说了出来。
吴有章道:“陈三叔烧制的碳是最好的,也最熟练的,我们让他大量烧炭,跟他买就是了,只说是运到县城卖给城里人就成。”
这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只是,单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保证供应。
碳的烧制方法并不复杂,他们四个人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减少木炭运输的环节,四人说做就做,在天黑之前,挖好了三口烧炭的窑。
有了成品细盐的激励,几个人干劲都是十足,天都快全黑了,还干得起劲,直到吴泳催促,他们才放好了工具,把洞口仔细的掩藏好。
吴泳让他们自行找来树叶,每人分了一包细盐带回家中食用,他给陈三叔也包了一包大的,剩下的盐,装进了一个大陶罐,有三人轮流背着,开始往回走,这些都是预备着拿去卖的盐。
三人把盐背到了吴泳家旁,放下盐之后各自回家去了。
吴泳给陈三叔送盐过去的时候,老人激动的眼泪直流,他都多少年没有吃到这种盐了,吴泳心下感叹,等到炼制盐的各个环节都成熟没有问题了,一定让村里人都吃上好盐,以后还要带他们一起发财才行。
吴泳回到屋中,沉均竹还是躺在床上,卫灵已经做好了饭菜,用碗扣着放在了桌上,两人都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