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除了张明之外,很多外国小孩都是眼前一亮。
他们刚刚学华夏文,对这些朗朗上口的东西,听着觉得很舒服,也很容易记忆。
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蕴,更是跟昨天几位老师说得,不谋而合。
词句虽然简单,但内容却大不简单!
难道这就是华夏文字的魅力吗?
孩子们望向骆宾王的眼光,顿时不一样了。
昨天大家可是辛苦了一整天啊,也没搞出个什么“粒粒皆辛苦”来,而这位骆老师,只听我们说了几句,就编出这么好的词儿来了?
果然是老师!
厉害!
然而……
张明却翻了个白眼,心想瞧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锄禾日当午啊!
悯农啊!
哥三岁的时候就会了!厉害吗?
早知道我刚刚就抢着先说了,也免得让这个什么骆老师抢了先!
骆宾王?
拉倒吧!
不就是演的嘛!
“咦?”
“不对不对不对!”
“有问题啊!”
“卧槽!震惊了!张凡的节目,居然出BUG了?”
“我尼玛!终于等到张凡犯错了,哈哈!”
“悯农的作者李绅,出生的时候,骆宾王都死了呀!”
“说起来,那个李绅也不是好东西,写悯农写得一本正经,自己却是个大大的贪官!”
“所以骆宾王怎么可能七岁就知道这首诗?”
“穿帮了有木有!”
“性质很恶劣,毕竟不管是骆宾王还是悯农,都非常知名!按理说不该犯这样错误的!”
但是没想到,错误还只是刚刚开始!
骆宾王跟其他几十个孩子一起,纵情山水,混得越来越熟。
可是他口中却时常吟哦出应景的句子,震得小伙伴们一愣一愣的,渐渐地就少了些放肆,多了几分应有的尊重。
别看人家年龄小!
这一言不合就吟诗的本事,可真是了不起!
唯一仍然把骆宾王当小弟的,只有张明了。
因为……
他知道这些句子压根就不是这孩子原创的呀!
也就是比我多背了几首诗而已,那有啥了不起的……
渐渐地,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玩了一身的疲惫,也听了满耳朵的诗词。
不曾有人教他们什么,但是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品味到了华夏诗词的美感。
有时候,诗句如同是镜中月,水中花,吟诵出口,便能唤起满腔的柔软。
有时候,诗句如同时山巅石,海上风,心中记起,便能涌动着不屈不挠的力量。
面对死亡,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眺望秋色,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心痛山河破碎,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当然,这些悲壮与绝美,距离这些小孩子,还太过遥远。
但是有了这一天,或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便会埋下一颗种子。
那是一颗深深烙印着华夏文化印记的种子,或许有一天生根发芽,未必成长为参天大树,但那颗心,已有几分华夏心了。
大家都没玩够。
就连远道而来的骆宾王,也表现得依依不舍。
尤其是刚交的好朋友张明,真的太够意思了!
自己爬不上树,他掏了三个鸟蛋分了自己两个,感动得骆老师默默无语两眼泪,恨不得当场来一首《咏蛋》。
“哈哈哈!我明白了!”
“骆宾王只是一个符号,其实代表的,是几千年来所有华夏的诗人!”
“所以,不管哪个朝代的,他都可以信手拈来,这是故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