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四百二十章 卖报小郎君,建文报搞辟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章 卖报小郎君,建文报搞辟谣(1 / 2)

梁芳是本地人,又是老驿丞,见多识广,很会说事,几句话下来,便将听来的消息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告诉了胡濙等人。

什么文县失守,军兵战死无数,王金刚奴正在占领略阳,声势浩大……

说严重点,未必是一件坏事。

梁芳是这样想的:

事情越严重,那朝廷越重视。朝廷越重视,那事情就越容易搞定……

耿炳文不是还活着的吗?

拉到陕西接着用用不挺好的。

毕竟对王金刚奴而言,耿炳文的名字应该是个噩梦吧。

可惜自己只是一个驿丞,没办法给皇上大人传话,不过这些人应该是从京师来的,估计是有权向上递折子的,如果自己把事情说严重点,把他们给吓到了,说不定消息就会传到皇上耳中,到时候耿炳文出山,王金刚奴也只能为奴了。

周述、周孟简等人不知道其中玄机,听得一愣一愣,好像王金刚奴已经打下大半个陕西,西安府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将战火烧到山西来。

胡濙很郁闷,皇上安排自己当宣传司郎中,为的就是宣传这种事,现在好了,人尽皆知,还宣传什么去?

还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民间消息的传递速度,未必比那上,需要如此……”

杨溥听闻之后,刚想反驳胡濙,但转念一想,便也不再说什么,转而去找茹瑺商议第一版首页到底如何写。

茹瑺十分简单地解决了这个胡濙、杨溥等人认为十分棘手的问题。

既然版面有限,极为珍贵,那就全都留着写大事件吧,至于要尊重下皇帝大人,那容易,报纸名字就定为:

大明建文报。

这都以年号命名了,谁还能说不够尊重皇帝大人?

如果朱允炆在的话,也会点头认可,毕竟明代中期还出了景泰蓝陶瓷,景泰,不就是朱祁钰的年号嘛,用这个名字,那也是为了讨皇上开心起的名字啊……

前有洪武通宝,后有建文报,多简单,多明了。

匠人筹备速度很快,相应的物资山西也不缺,随行匠人还带来了不少空白雕版,只要有文章,马上可以雕刻,刷印,晾干,整理成报,然后拿出去发卖。

胡濙听从了朱允炆的安排,在太原城中以每日十五文的价,招揽了三百余十余岁的少年,他们的任务就一个:

卖报。

因为年龄小,专司卖报,城中士民多将其称为卖报小郎君。

陕西,凤县。

无数百姓看到了令他们心惊肉跳的一幕,连绵十余里大明军士正在狼狈逃窜,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却丝毫不敢停留,甚至于一些人丢盔弃甲,仓皇奔跑。

有沿途百姓问军士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白莲教徒杀过来了,结果被一个军官破口大骂:“我们只是带军士急行前进而已,什么白莲教,什么杀过来,胡说!”

“急行?”

百姓们看着这一群数万军士,不由慌乱起来,这几万大军都被人打败了,那自己还留在这里岂不是找死?

不行,逃命,现在就去逃命!

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什么蝗灾、洪灾,而是兵灾!

兵马过处,才真的是寸草不生。

现在这群败军连抢都不来不及抢一把,说明白莲教徒已经很近了,此时不跑,还等什么?

“杀,杀,杀!”

数里之外的山中,传来了喊杀声。

百姓惊惧,四散而逃。

指挥史潘季坐在马背上,回头看着已经被甩在身后的凤县,目光中很是忧虑,自己也不清楚都司那边在搞什么鬼,只下令自己统帅两万军士抵达文县,整训军队,演练登山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