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玉柱带着近卫镇,开进了京城。 拜见了垂帘母后和小皇帝后,玉柱正式接管了朝廷的相权。 从此后,经过玉柱点头的折子,才算是正式合法有效的旨意。 这便是议政王的厉害之处了! 在南熏殿内,马齐和张廷玉满心欢喜的把玉柱迎入上座。 如今的辅政王大臣的老班底,已经名存实亡矣! 老五和老七,被玉柱抓进了宗人府大牢里。 萧永藻和老三,听说玉柱当上了议政王之后,索性称病不来南熏殿了。 不过,老九还想垂死挣扎,居然还敢来南熏殿内坐班。 说实话,张廷玉真有些佩服老九的胆识过人了。 “请王上安。”马齐扎千下去,给玉柱请了安。 “拜见王上。”张廷玉则长揖到地,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再见面时,玉柱已是名正言顺的议政王了呀! 多罗嘉郡王,这是朝廷新封的头衔! “马齐,拟一道旨意,晓谕天下,老十四、老八、老四和年羹尧均为逆贼,人人皆可诛之!” 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 凡事,总要讲个是非曲直,和大义名分吧? 老十四打着大行皇帝遗诏的名义,无旨就敢带兵回京,这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年羹尧借口部下哗变,肆无忌惮的率军入豫,不给点颜色看看,怎么行呢? 老十四和年羹尧若不是叛逆,玉柱就师出无名矣。 这个世界上的逻辑,虽然一直都是成王败寇。 史书,也一直由胜利者来书写。 但是,掌握中枢大权的玉柱,已经明显占据了舆论的上风。 分裂成三块的旗人,面对团结一致的新军,嗯,这种局面对玉柱最为有利。 “王上,逆贼允祯所部的旗人,几乎都是京营八旗调遣出去的。以奴才之见,不如派兵,将他们的家眷全都擒下?”马齐为了立功,特意提了个建议。 张廷玉一听,也顾不得礼仪了,赶紧插话说:“不可,万万不可!” 老十四带出去的几万八旗兵的家眷若是都抓了话,基本上,京营八旗兵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坐牢。 而且,京城里哪来那么大的牢房,可以关进去十几万人? 玉柱瞥了眼马齐,心说,老马啊,你老糊涂了吧? 只要新军控制住了京城的局面,也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到了需要的时候,把城门一关,想抓谁,就抓谁,方便得很呐! 马齐的建议,迅速被否决了。 但是,马齐反而长松了口气。 只要马齐今天提了这个建议,将来,若是因为旗人的家眷们玩出里应外合的戏码,就和马齐完全没有干系了呀。 说白了吧,马齐以前怎么对付康麻子的,现在就怎么对待玉柱了。 如今的玉柱,真正的扬眉吐气了,不需要再看任何人的眼色行事。 以议政王之尊,即使见了皇太后和小皇帝,已有资格站而论道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