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第252章 失传的永乐大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 失传的永乐大典(2 / 3)

跟甄大生那不太一样,清一色的小物件,文玩类的比较多,只有少量几个小型瓷器。

有书法字画、还有一些书籍,木类和玉器比较多,跟进了一个珠宝店、字画店似的。

“我珍藏的,大部分都是小件,而且多半是玉器和金银,以及文玩木件,你们喜欢什么,可以拿一两样。”

刘锦江道。

“诶,刘老客气了,我们就看看,至于拿不拿东西,这随后再说吧。”

甄大生也不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这些钱财古董,对他诱惑力不大。

“那可不行,俗话说,礼尚往来,你送了我一个大礼,你们三个,必须要至少人手一样物件,否则,我会觉得你看不起我。”

刘锦江抛了话。

甄大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刘锦江都这么说了,要真的想跟人家交朋友,就不要得罪人家。

于是笑道:“行吧,两位兄弟,各挑一样吧,不过,希望你们挑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专挑贵重的。”

“哈哈哈…”

众人齐笑。

“那我就不客气了。”

胖子张曦被允许之后,倒是开始找了起来,而甄大生倒是没有急着找,而是跟着刘锦江,两人有说有笑的,好像让刘锦江给他介绍,胖子和陈三顺倒是一起,朝着另外一个货架走去。

这货架上,放的基本上都是字画和书籍。

张曦不太喜欢这些文绉绉的东西,直接来到了第三个货架,这边是文玩木类的古董。

陈三顺首先看的是一幅书法,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不过,不用看,这肯定是仿品,因为真品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刘锦江还没有那能耐,能从博物馆里捞出真品来。

而且,从这书法的收藏方式来看,不像是珍贵的作品。

加上刘老的这些古董,基本上都是别人送礼的,这快雪时晴帖,价值十几亿,谁能这么大方?

《快雪时晴帖》共全文4行,28字。它是作为一封信札写就的,其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独特的节奏韵律。

它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

仔细看了一阵,陈三顺终于确认了下来,虽然仿得很逼真,但只有形,没有神,骗一些刚入行的还可以,像他这种大师,三分钟就能辨认。

不过,这仿品看起来有些年代,估计是明清一代的书法家临摹的,也算是古董,能有这种水平,估计能值二三十万。

陈三顺对这仿品显然不太感兴趣,继续往下看。

都是一些书法字画,基本上没有真迹,就算有,也是当代的一些书法家写的,吸引不了他。

最后,陈三顺的目光落在了一排书上。

这些书都有些古老,有好几本是风水书籍,也有基本历史书,古代人物典籍之类的。

原本陈三顺想一眼扫过,然后换下一个货架。

然而,就在他一眼掠过的时候,突然四个大字涌入了他的眼中,他忍不住往回看去。

“嘶~”

确认之后,陈三顺倒吸了口气。

“永乐大典!”

陈三顺将书名念了出来,迫不及待地将书取出。虽然,他已经知道不是真迹,但依然很激动,因为即使不是真迹,只要是明朝的副本,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存在。

永乐大典是明高祖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所创,这书被誉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