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一个多时辰已过去,棋盘上的局势,黑白双方势均力敌,看不出有谁占了优势。
------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千载难逢,双方惺惺相惜,但又想尽展所学。
观音婢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对手下棋了。
高处不胜寒,没有对手的棋手,也是寂寞的。
她又下意识地把手伸进了棋盒内,拈起一颗黑子,看着李世民,意思是说还想继续下下去。
李世民的想法和观音婢一样,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对手,怎么能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一旁观战的丁娘子想道,不分出输赢,未必不是好的结果。
说不定两人一辈子,只有一次这样的对局。
没有终局,会有更多的回味。
一旦分个输赢,反而没有了特殊的意义,仅仅是两位高手之间的对弈而已。随着年龄的长大,会碰到更多的高手,那时就会把这局棋给淡忘了。
以这样的结果结束,会给他们留下一个念想,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
丁娘子道:“围棋之道乃君子之戏,必守君子之约。”
“开局之前,你二人约定各下五十手,现已如约完成,岂可临时背约?”
“今日就到此结束吧,如想再下,以后有的是时间。”
观音婢无奈,只得放下手中棋子,笑盈盈地望着李世民说道:
“世民阿兄的棋下得真好。”
在她的心中,除了喜欢之外,又多了几分景仰。
好像一匹烈马,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再没了任何的桀骜不驯。
李世民对观音婢亦是更加喜爱,这位对自己侄儿严词训斥的小女孩,不但聪慧异常,而且还有温婉可人,通情达理的一面。
他也笑着对观音婢道:“阿婢妹妹的棋下得才是真正好,我本大你三岁,一百手下来,竟然占不了一点优势。”
丁娘子呵呵笑道:“你们两人竟相互恭维起来了,要真正下到底,说不定该有人不高兴呢。”
------
离用膳时间还早,观音婢建议,一起到花园里去玩。
长孙湛几个人,是趁休沐来学棋的,不便离开,丁娘子便让他们留下,给他们讲解刚才二人所下的棋局。
只有观音婢、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三人,离开翰墨斋来到花园。
观音婢今天十分开心,拉着李世民的手极是亲热,好像是亲阿兄似的,没有一点生分。
他们沿着澄心湖东边的小路往前走,观音婢边走边向李世民介绍着园子里的景观、建筑,问李世民学习些什么、喜欢什么。
从北边假山绕过澄心湖,三人来到仙雨亭坐下。
想互熟识了之后,李世民说话也少了不少顾忌,他向观音婢和长孙无忌简单介绍了自己和家里的情况。
------
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是周文帝宇文泰的外孙女,北周襄阳公主和神武郡公窦毅的女儿。
窦氏年幼时,被舅父周武帝宇文邕抚养于宫中,很受宠爱。
她曾劝谏周武帝,亲近和亲的突厥公主。
当时窦氏只有六七岁年纪,周武帝认为她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解,见识不凡。
窦氏从小长在宫中,熟谙政治,喜读史书,擅长书法,她模仿丈夫李渊的字迹,几乎没有人能分辨出真假。
李渊和窦氏夫妻恩爱,共育有四子一女。
长子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九岁,刚与潭州都督郑继伯之女订了婚约。
女儿李三娘,年已及笄,嫁与柴绍为妻。
李世民排行第二,三子李玄霸小李世民二岁,四子李元吉小李世民五岁。
------
李渊的四个儿子之中,李建成老成持重,李世民英武洒脱,李玄霸能言善辩,李元吉阴鸷狠辣。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