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杨素是宰辅重臣,不用亲管朝中事务了,只需隔三五日上一次朝,遇到大事给皇上出出主意就可以了。
名义上是优崇有加,实际上是夺了杨素的实权,同时将杨素的弟弟杨约外放为伊州刺史。
杨素查办了故太子杨勇、蜀王杨秀的案子,经他手废了一太子一王,权势日盛,对于反对自己的朝臣不是被贬就是被杀,对投靠自己的虽然无才无德也会受到重用。
他的弟弟杨约,叔父杨文思、杨文纪,族叔杨忌并列为尚书、列卿,几个儿子寸功未立都位至柱国、刺史。
杨素及其族人广营资产,产业、田宅不可胜数,家僮数千,家中妓妾以千计。
朝臣之中除了尚书右丞李纲、大理卿梁毘没有人敢与杨素作对。
梁毘见杨素专权祸国,便参奏杨素,隋文帝大怒要将梁毘下狱。
梁毘对隋文帝说太子和蜀王被废的时候,百官震惊,只有杨素扬眉吐气,喜笑颜开,这难道是忠臣应该有的样子吗?
隋文帝无言以对,便赦免了梁毘,从此以后对杨素渐渐疏远。
高秋娘听说隋文帝对待杨素兄弟的情况,心中思量杨素一族恐怕离覆亡已经不远了。
古往今来,像杨素这样权势熏天的大臣几乎都没有好的结果,要想家族继续存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篡位自立,取而代之。否则,一旦大权旁落,旧日政敌必将置之死地而后快,万夫所指,众怒难消,皇上必杀之安抚众心。
看罢历史兴亡,感叹世事无常。
高秋娘也为家族的前途命运担心,常言道天威难测,不做高官心不惊。可不做高官,又哪来的这富贵荣华?
而一世的荣华换来的可能是后世子孙的万劫不复。
如何才能逃脱这诱人而又可怕的因果?
高秋娘苦苦思索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