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东西收拾妥当,两天后再出发。
二舅的年纪也大了,大喜之下疲惫的很快,勉强陪着赵理说了一会儿,就叫来自己的儿子,让他来招待,自己先去休息了。
二舅的这个儿子比赵理年纪大些,不过应该是平时压力比较大,看着比赵理老了十来岁,他之前听父亲简短讲了赵理带来的好消息,所以在之后的相处中,总用激动的看救星的眼神看着赵理,搞得赵理后背都有点毛毛的。
因为虽然自己逃过了一劫,但二舅家的这个表兄也早就娶妻生子,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患上这种疾病,日也愁夜也愁,头发都快愁白了。
谁知道早已不联络的姑母的儿子,居然会带来这样的好消息呢?
就这么被热情招待着,过了两天,赵理带着他二舅跟两个生病的表兄弟,一起到了京城。
他还算沉得住气,先把病人安顿好,把
二舅送去见自己的母亲,自己就来找了石小蕊。
治病是老早就跟石小蕊商量好的事,就算没有赵理这么一层关系,石小蕊也不会把病人扔到一边不管,之前谈合同的时候没费多少精力,所以石小蕊喝了杯茶缓缓,不等赵理开口相邀,就主动提出要去见见那两位病人。
赵理当然求之不得,高高兴兴的把石小蕊请去了。
因为这两个病人来得急,赵理还没把隔光的房间完全布置好,所以现在两人都是住在改造的一丝光都透不进去的马车车厢里,因为赵理的二舅生怕是空欢喜一场,只跟侄子和儿子说是来探望姑母,两个病人的情绪还算是相对稳定。
石小蕊又走了一遍之前给赵老夫人看病时的经历,经过诊断,这两个人毕竟发病的年头稍微短一点,年纪也不算大,所以情况也比赵老夫人当时的情况好,完全可以把方子改一下,药量跟着加重一点,以便加快恢复速度。
石小蕊安抚了两人几句,然后出了车厢,对等在外面的赵理和赵理的二舅简单的说:“情况要比你母亲更好些,配合治疗的话,恢复的速度应该也会更快,没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