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明明白白,一点糊弄的地方都没有。
念完了第一本册子的内容,户部尚书停了一会儿,无声的问皇帝:还要接着往下念吗?
皇帝有些颓然的闭上了眼睛。
他甚至都不用翻那本册子,都可以肯定,就算现在扣下这些册子,立刻找人核算,这些数字也最终都能够跟国库里剩下的东西对上。
皇帝热血上头的脑袋终于凉了下来。他看着户部侍郎,这个人还是他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当年自己最看重他的,就是他一丝不苟的严谨和泰山崩于眼前都面不改色的镇定。
皇帝什么都没有再说了,他甚至没办法再单纯为国库的事情发愁了,今天所有的朝臣都看见了国库的惨状,他必须想出办法来,让他们安下心来,以免人心不稳。
因为朝臣们可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想安抚他们,也比安抚百姓要更难。
更有甚者,
闹成这个局面他甚至不能怪任何人,因为没有任何人撺掇,是他自己一手把盖着的盖子掀开的!
皇帝最终一语不发的离开了国库。
于是这场风声大雨点小的、由皇帝亲自带领的查看国库活动,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这件事虽然结束了,事情的余波却还在。
能做到三品以上的官员们脑子都很清醒,不用人专门嘱咐就知道闭紧自己的嘴。
倒是有几个小京官脑子不够用,隔了没两天就跟相熟的人家隐隐约约传出了消息。
皇帝这回可没有丝毫犹豫,迅速的出手,给他们按了个罪名,十天之内就把他们发配到边城去了。
有这么一招杀鸡儆猴,就算还有脑子不好使的,这下也知道了要老老实实的闭紧自己的嘴巴。
不过这么简单粗暴的掩盖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皇帝还必须想出其他的办法增加国库的收入,甚至最好在成功增加国库的存银之后再带朝臣们去一趟,以便稳定人心。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皇帝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发愁了,但是他也已经好久没有自己动脑子想办法了,越想越愁,愁的瘦了两三斤,还是想不出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