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李凌虚教导剑灵宗青年弟子已是一年有余。
清晨的阳光,似金色的丝线,轻柔地穿过剑峰庭院中摇曳的青竹,斑斑驳驳地洒落在李凌虚的手心里。微风轻拂,竹叶沙沙作响,那声音宛如一首古老而神秘的剑歌,在庭院中悠悠回荡。庭院中的石板路经过岁月的打磨,泛着柔和的光泽,偶尔有几片竹叶飘落其上,似是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李凌虚端坐在庭院中央的石凳上,他的座下亲传弟子林秋寒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神色专注得近乎虔诚。一缕淡青色的剑意从他的指尖缓缓溢出,那剑意缥缈而灵动,宛如清晨山间的薄雾,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又似林间穿梭的灵蛇,灵动而迅捷。
只见这剑意轻触面前一块粗粝的黑铁,黑铁瞬间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仿佛不堪这剑意的轻抚。随着光芒一闪,黑铁竟如泥般被削去一层,转眼间便成了一块薄如蝉翼的剑胚。剑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而清冷的光芒,隐隐可见其中蕴含的丝丝剑气,仿若沉睡的精灵在轻轻颤动。
“师父,您看这招可有进步?”弟子林秋寒双手恭敬地捧着剑胚,眼中满是期待,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为了这一剑付出了不少努力。
李凌虚接过宝剑,手指轻轻抚过剑刃,那剑刃锋利无比,竟在他的指尖划出一道细小的痕迹。他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微弱剑气,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微微点头道:“比上次有进步。剑意讲究圆融贯通,不在于锋芒毕露。真正的剑道,应是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这剑的剑气虽弱,但已初现端倪,继续努力。”
林秋寒微微躬身,感激地说道:“多谢师父指点,弟子定当加倍努力修炼。”
一年来,李凌虚悉心指导弟子剑道,每一堂课都倾尽全力。从基础的剑招演练到高深的剑意感悟,他无一不细致讲解。讲解剑意精髓时,他常常以天地万物为引。
有一次,他站在剑峰之巅,望着远处的云海,对弟子们说道:“你们看那云海,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汹涌澎湃。真正的剑道就如同这云海,平静时内敛含蓄,一旦爆发则势不可挡。剑与自然、与心境息息相关,只有心境达到一定境界,才能领悟剑道的真谛。”
虽看似是他在教导徒弟,实则每一课对他来说都是对剑道的重新审视。在这日复一日的授剑过程中,李凌虚常常沉浸在剑意的世界里,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有一天,当他在为一位弟子演示 “清风拂柳” 剑招时,忽然感觉体内真气运转一滞,随后竟隐隐有了一丝新的感悟。那一刻,他仿佛看到微风中摇曳的柳枝化作了灵动的剑影,在空气中舞动出神秘的轨迹。从那之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停滞的金丹期初期修为竟然有所松动。平日里打坐修炼时,真元愈发凝练,犹如浑厚的灵液在经脉中缓缓流淌,所过之处,经脉仿佛都被洗涤得更加通畅。丹田之中,丹火也更为旺盛,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着他的心神,让他在修炼时更加专注。
夜深人静时,李凌虚盘坐在洞府内的蒲团之上,周围环绕着淡淡的剑气,宛如实质的屏障。他双手结印,开始运转《太古剑心诀》。随着法诀的运转,体内的金丹开始缓缓旋转起来,金丹表面,点点金芒闪烁,犹如星辰在浩瀚夜空中闪烁。在这金芒之中,丹火深处,一丝冰蓝色的光晕悄然浮现。
“徒儿,你且过来。”李凌虚唤来身边的弟子。
林秋寒走上前,轻声问道:“师父,有何吩咐?”
李凌虚说道:“我突破至金丹期时埋下的星辰剑意,如今开始苏醒了。这星辰剑意如同沉睡的巨兽,一旦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