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宏伟而庄重的授课殿中,李凌虚宛如一颗定海神针般留在了这里,开启了充实的授课生涯。
这授课殿乃是整个门派的学术圣地,建筑风格古朴大气,飞檐斗拱间尽显岁月的沉淀与威严。踏入殿内,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每一日,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透过殿宇那雕饰精美的窗棂,窗棂上精刻着形态各异的瑞兽与繁花图案,阳光洒下,仿佛赋予了这些图案鲜活的生命,它们在光影中似乎在诉说着往昔门派的光辉岁月。这些光影斑驳陆离,像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轻轻地洒落在授课殿那古朴的长桌和一排排整齐的蒲团之上。长桌散发着淡淡的檀木香气,那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深沉味道;蒲团则是用最柔软的干草精心编织而成,每一个褶皱里似乎都蕴含着宁静与祥和。
李凌虚就端坐在讲桌之后,宛如一幅永恒的画面。他身着一袭素色的道袍,身姿挺拔而修长,虽不做任何夸张的动作,却自有一种超凡出尘的气质。那平静而深邃的眼眸犹如星子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光芒并非一时的闪耀,而是如同浩瀚星空般深邃而持久,仿佛蕴含着世间一切剑道的真谛。随着时光缓缓地流淌,日子就如同一串串珠子,一颗接一颗地串起,每一颗珠子都记录着他在授课中的点滴。
最初,他只是将自己所擅长的剑道基础知识和那些独特的战斗技巧传授给弟子们。当他开口说话时,声音沉稳有力,仿若从大地深处传来的沉稳心跳,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清晰地传入弟子们的耳中:“剑之道,在于心,心正则剑正,心稳则剑稳。”弟子们亦深知这是剑道入门的关键,皆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整个殿堂里唯有他的声音回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渴望,身姿端正地坐在蒲团上,耳朵竖起,生怕遗漏了半个字。有的弟子甚至屏住了呼吸,生怕一丝气息都会让自己错过这珍贵的教导。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李凌虚所展现出来的远不止于此。他在授课过程中,开始穿插讲述剑道背后的哲学与感悟。此时的他,仿佛从一位剑术的传授者变成了一个哲学的思辨者。他会提及剑道与天地自然的联系,声音中带着一种空灵的感觉,仿佛他已经置身于那浩瀚的天地之间,与万物交融:“剑,仿若那划破黑夜的闪电,取法于自然之威,其势不可挡;又似涓涓细流中的一叶扁舟,以柔克刚,随波不逐流。”说罢,他微微抬手,似在描绘那划破黑夜的闪电,又像是在指引那涓涓细流中的扁舟。他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弟子们那渴望知识的心田。弟子们沉浸在这充满诗意与哲理的话语中,眼神中开始有了对剑道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仿佛他们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手中的剑,更是一种与天地相融合的力量。
除了理论,他在演示剑术的时候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当李凌虚决定演示剑术时,整个授课殿似乎都屏住了呼吸,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弥漫开来。他拔剑出鞘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那墨竹剑闪烁着凛冽的寒光,如同秋水一般,这寒光不是刺眼的强光,而是一种能透过灵魂的冷冽光芒,仿佛能将人心中的杂念与浮躁一并斩断。他的身形快若惊鸿,只见一道黑影闪过,他的脚步在地上没有任何拖沓的痕迹,却又准确地踏在每一个该有的方位之上,似乎他与这授课殿的地面有一种无形的契约,每一块地砖都像是他剑招的落点。剑招变幻莫测,时而如蛟龙出海,只见他的手臂一挥,剑身如蛟龙昂首摆尾一般,带着磅礴的气势冲向前方,那气势仿佛能撕裂虚空;时而如灵蛇吐信,他身体微微下蹲,剑如灵蛇的舌尖,尖细而刁钻地刺向前方,那剑招的速度与精巧让人惊叹不已。但他又能在凌厉的攻势中展现出一种收发自如的淡然,当剑招使出到极致之时,他的表情没有丝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