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生意场的聪明人,谁还没个过去呢。
因为有了钱串子和宋队的捧场,很多摊贩也都陆陆续续过来尝鲜。
大家都爱凑热闹,一时之间,这吃食摊子上,竟然排起长队来,说起来,这些来买吃食的,基本上都是他们摆地摊的这些小老板本。
手里有钱,但是孤家寡人一个,平日为了上货,跑货,几乎占用了所有时间,大家吃饭都是对付着的。
跟钱串子这般的人,不在少数。
一时之间,吴秀灵忙的不亦乐乎,到了后面,不止是摊贩们来买吃食,连带着陆续上客后,不少来逛地摊的客人,寻着香味,也开始找了过来,买吃食。
一来二去,吴秀灵和顾宁他们准备的两三百份饭,不到九点多,就全部都卖完了。
反而时间空余了下来,比地摊那边正式客流量,还提前结束了一些。
就是,太累人了。
连续挥大勺接近三个小时,实在是不容易。等结束的时候,吴秀灵的胳膊已经快抬不起来了,要知道,平日她可是很厉害的,搬货都是自己来上的。
顾宁瞧着她满头大汗,有些心疼,“要不培养一个小工吧,起码能给你打下手,两人换着来。”
她倒是可以,但是只是暂时的,因为过不了多久,她就要去首都读书去了,而这边的一摊子,还是要丢给吴秀灵。
吴秀灵擦了汗,捶了捶肩膀,叹了口气,“先等等吧,等咱们这摊子,上正轨了以后,我在去请人。”
前面两个摊子,也是她一手带出来的,等客源和货源都稳定后,这才交给的杨小琴。
顾宁嗯了一声,随着吴秀灵一起收拾东西,这边东西收拾完了,不急着回去,还要去隔壁两个摊子。
两个摊子都交给杨小琴一个人看,怕她忙不过来。
果然,顾宁和吴秀灵过去的时候,杨小琴忙的脚不沾地,满头大汗,两个摊子,不管是拉客,还是介绍,再或者是收钱,找钱,都是她一个人来搞定的。
所以,这忙起来,真的是恨不得连喝口水的机会都没有。
顾宁和吴秀灵过去帮忙,有了她们两个人的加入,杨小琴那边明显轻松了不少。
甚至,还能忙里偷闲问一句,“你们那边营业额怎么样?”
这几乎是摆摊人每天最关注的一件事了。
顾宁收的钱,她最清楚了,她看了一眼吴秀灵,吴秀灵点了点头,顾宁这才道,“三百出头。”
这还包含了成本和人工进去。
其实刨除这些,净利润在两百块左右。
比起服装摊和电子摊就不够看了,但是要知道,他们小吃的摊子,今天是刚营业第一天,没亏本,还能赚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按照今天的客流量,明天他们的食材可以备到更多,最少能翻一倍,也就是说明天的营业额在六百往上。
这个营业额虽然比不上电子摊和服装摊,但是同样也不能小看,因为,小吃摊是不压货的,每天进的都是现账。
得的也是净利润。
而电子摊和服装摊,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这种摊位是极为压货的,大量的现金流,基本都压在货身上。
而且,这压的货物,还不一定能全部卖出去,服装摊要考验,老板的眼光,还要追求市场的潮流。
这需要非常敏锐的嗅觉,例如,之前吴秀灵进的那三百条红裙子。
而电子摊的产品,也同样更新换代的很快,需要找到最新的货源,拿到一手的货物。
在这方面,吴秀灵自认为还是差钱串子一大截的。
据说,钱串子的货物都是一手的最新货源,而吴秀灵他们的货物,是被别人选过一道,然后剩下来的。
在流通到他们二道贩子的手里筛选。
杨小琴听完顾宁报出来的营业额,微微叹了口气,“吴姐,顾姐,你们别怪我说话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