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
慕南栀步履匆匆赶来。
她凤眸直接望向御座上,面沉如水的景帝,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
“陛下,哀家听闻江南大营陷落,清绾她失踪了,此事可是真的?”
景帝看着一副兴师问罪模样的太后,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一下。
他向来不喜后宫干政,尤其不喜太后插手军国大事。
特别是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堪称耻辱的军事失败,心情恶劣到极点,面对慕南栀的追问,心中也颇为恼火,觉得有些丢面子。
但面上,他终究还是维持着基本的礼数,温声道:
“母后消息灵通,不错,江南……确有此变。”
承认失败,对自诩雄才大略、登基以来东征西讨拓展疆土的景帝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堪。
他自觉文治武功不输历代先祖,却没料到会在自家后院里,被一个草寇出身的方腊弄得如此灰头土脸。
慕南栀此刻全然顾不上景帝那点帝王颜面,她更关心的是孟清绾的安危。
“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几十万大军,怎么说败就败了?清绾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更确切的消息?”
景帝耐着性子,将刚才臣子们对他说过的话,又简略重复了一遍。
无非是叛军狡诈、突袭得手、具体情况尚待查证之类。
“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清绾的下落。”慕南栀担忧道,“她一个女子,落在那些乱臣贼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陛下,我们需不惜一切代价把清绾救回来!”
景帝看着慕南栀那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出言安抚道:
“母后暂且宽心,清绾是朕亲封的长公主,代表的是我大景皇室的颜面,朕绝不会坐视不管。”
“朕已下令,命江南残存的锦衣卫密探全力搜寻清绾的下落,同时也会派遣高手秘密潜入江南,务必将她安全救回。”
他这番话说的恳切。
然而,在他心底,对于孟清绾的生还,实则并不抱太大希望。
连武功高强的锦衣卫指挥使,和其他战将都战死了。
孟清绾虽然也很厉害,但是现在都没消息,估计难逃一劫了。
他对孟清绾本人其实并无太多感情。
当初册封她为长公主,很大程度上是看在她救了太后慕南栀的面子上,两人其实交际不算多。
孟清绾能力不俗,替他处理军内事务也算得力。
如今折损了,他更多的是惋惜失去了一个好用的臣子,而非对妹妹的担忧。
慕南栀听着景帝的承诺,焦虑的心情并未得到多少缓解,知道他这番话里安抚的成分居多。
江南如今已成了龙潭虎穴,白莲教气势正盛,想要从中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但她又能如何呢?
她久居深宫,并无实际兵权和能用的人马,所能依仗的,也只有景帝的态度。
她只得强压下心中的担忧,又和景帝商讨了几句,关于江南后续的应对策略。
比如如何稳定民心,如何防止叛乱蔓延等等。
景帝此刻心烦意乱,根本无心与太后详细讨论这些,他只想尽快打发走她。
“母后不必过于忧心国事,区区白莲教,不过疥癣之疾,一时得势罢了。
我大景底蕴深厚,良将如云,待朕重新调度兵马,定然能迅速平定叛乱,收复江南!
母后只需在宫中安心静养即可,朝政之事,朕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