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794章 苏婉安抚,朝堂稳人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4章 苏婉安抚,朝堂稳人心(1 / 2)

天光正盛,宫门前的石狮映出长长的影子。退朝的官员们脚步迟缓,三五成群地走出大殿侧门,彼此之间少有言语。有人低头盯着靴尖,有人频频回首张望,仿佛那高台之上还悬着未落的铡刀。

苏婉站在凤仪宫廊下,远远望着这一幕。她没有进殿,也没有召见任何人,只是轻轻抬手,对身旁宫女点了点头。

片刻后,几辆小车从内廷推出,车上盖着青布,底下是温着的粥食与药罐。她的身影随之出现在几位老臣暂居的偏殿外。

“张大人在吗?”她轻声问守门的小吏。

门开了一条缝,里头传来咳嗽声。张尚书披衣起身,脸色灰白,额角还贴着湿帕子。

苏婉亲自掀帘而入,手中托着一只漆盒。“我听说您昨夜没睡好,特地带了些安神的东西来。不是什么贵重药材,就是些百合、酸枣仁,磨得细了,煮水喝也方便。”

张尚书怔住,想跪,却被她一手扶住臂肘。

“不必行礼。”她说,“您年岁大了,身子要紧。昨儿的事,陛下已有定论,该查的查,该罚的罚,不会牵连无辜。您为国操劳几十年,没人比陛下更清楚您的分量。”

老人嘴唇微抖,终是叹了口气:“老臣……只是没想到,竟会走到这一步。”

“谁又能想到呢?”苏婉坐在床沿,语气平和,“可事已至此,我们还得往前走。朝廷不能停摆,百姓还在等政令,边关将士也指着粮饷过活。诸位大人若都病倒了,谁替他们说话?”

她话不多,却句句落在实处。宫女随后端上一碗热粥,米粒熬得软烂,上面浮着一点油星。另一人则换了熏炉里的香料,换成了淡淡的柏叶味。

临走前,苏婉留下一句话:“刘学士家里的孩子已经退烧了,医馆的人今早回话说无碍。您要是放心不下,随时可以派人回去看看。”

那日午后,御膳房多添了两道菜:一道清炖山药鸽子汤,一道蒸南瓜糯米丸。菜单末尾注明:“供值夜大臣取用。”尚衣局也开始赶制一批披风,厚实却不笨重,领口内侧绣了四个小字——勤政恤民。

每件披风的夹层里,都藏着一张折叠的纸条,墨迹工整:

“夜深露重,望君珍重。”

没有人知道是谁写的,但拿到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纸条收进了袖袋。

宫里的气氛渐渐变了。

太监传话时不再低着头快步走,而是站定行礼后再开口;宫女送茶也不再战战兢兢,反倒会在递杯时轻问一句:“大人要不要加点姜丝?”

这些细微的变化,像春水渗入冻土,无声却有力。

可仍有一人闭门不出。

礼部左侍郎王元庆称病告假,一连三日未入宫门。坊间传言,他与被押的周通曾有旧交,虽无证据,但心中自危。

苏婉没有派人去催,也没有下旨责问。她只是命人整理出一份旧档,是王元庆十年前上的一道奏疏,题为《请减灾郡赋役以安民心》。那时他还只是个七品主事,敢言直谏,惹怒上司被贬出京三年。

她将这份抄本装进木匣,又亲自动手熬了一碗莲子羹。莲子去芯,火候刚好,不稠不稀。

傍晚时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王府门外。宫女捧着匣子上前叩门,只留下一句话:“夫人说,昔日您为民请命,今日我们护您周全。东西不多,您先用了再说。”

门内长久沉默。良久,才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靠近,门缝微微拉开,一只手颤抖着伸出来,接过了那只匣子。

第二天天未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